《韓非·射稽唱歌》注釋,意譯與解說
宋王與齊仇也,筑武宮①。謳癸倡②,行者止觀,筑者不倦,王聞召而賜之。對曰:“臣師射稽③之謳又賢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謳,行者不止,筑者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謳不勝如癸美何也?”對曰:“王試度其功,癸四板④,射稽八板;擿其堅⑤,癸五寸,射稽二寸。”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武宮:練武的場所。②謳:唱歌。癸:唱歌人的名字。倡:古代對歌舞人的通稱。③射稽:宋人,善唱歌。④板:古代筑墻用兩板夾,實土夯筑,故以板計功。⑤擿:搔,指用指頭捅墻,以試其堅固程度。
【意譯】
宋王跟齊王有仇,因此筑建練武之所以防備齊國進犯。筑墻時,有個名叫癸的歌手唱了起來,走路的人都停下觀看,工匠們也不知道疲倦。宋王聽到后,便把他召來給了他一些賞賜。癸對宋王說:“我的老師射稽唱得比我更好。”于是宋王又召來射稽讓他唱,唱時走路的卻繼續走路,工匠們也疲倦起來。宋王說:“走路的人不停步,工匠感到疲倦,他唱得不及你好是什么原因呢?”癸回答道:“大王您不妨察看一下筑墻的功效。我唱時筑墻四板高,射稽唱時卻筑起了八板高;再看墻的堅實程度,我那墻能用指捅進五寸,射稽那墻卻只能捅進二寸。”
【解說】
對任何事物的觀察,都不能只看它的表面現象,而應當深入把握住它的實質。按照人們的一般了解,動聽的歌聲往往會使過往行人停下腳步, 留連忘返; 正在緊張干活的人會感到全身輕松、精神振奮。古人所謂“美樂遏云”、“游魚出聽”等等,都是反映的這種現象。不過,對于具體的事物一定要進行具體的分析。在緊張、忙碌之際,一曲輕松,歡快的樂曲固然會使人忘記疲勞,得到愉悅,但是,如果一首歌曲能夠在工作中更好地激勵人們、提高勞動功效,不是更為成功嗎?在這里癸的回答確實是領會到了射稽之歌的妙處。盡管射稽所唱的歌并不能使行人止步、筑者輕松,而是恰恰相反,走路的人加快步伐繼續走路,筑宮的人緊張操作,毫不松懈,但是,在建筑武宮這一特殊的場合,射稽的歌曲正是恰到好處地表現了筑墻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正是這一特殊的場合決定了射稽的歌曲內容,也反映出射稽高出于癸的地方。通過這則寓言人們可以明白,對于不同的對象要施行不同的教育與激勵內容,盡力反映人們的主要需求,同時,在評定一切事情的優劣時,要看它的實際效果。如果背離了這一點,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就不會得到正確的認識。
【相關名言】
我們對待任何問題,都必須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度。
——周恩來
上一篇:《劉基·宋王偃惡楚威王》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柳宗元·尸蟲》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