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白齋主人·糟餅》注釋,意譯與解說
一人家貧而不善飲, 每出, 止啖糟餅二枚, 即有酣狀。適遇友人問曰:“爾晨飲耶?”曰:“非也,食糟餅耳。”歸以語妻,妻曰:“便說飲酒,也妝些門面。”夫頷之。及出, 遇此友, 問如前, 以吃酒對。友詰之曰: “熱吃乎?冷吃乎?”答曰: “是熯②的。”友笑曰: “仍是糟餅。”既歸, 而妻知, 咎曰: “酒如何說熯?徑云熱飲。”夫曰:“已曉矣!”再遇此友,不待問,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熱吃的。”友問曰: “爾吃幾何?”伸指曰: “兩個。”
——《笑林》
【注釋】
①糟餅:用酒糟和粗糧面烙成的餅。②熯(han):同暵,干燥,一種烹飪方法。
【解說】
天下沒有比這丈夫更笨的丈夫了,妻子是心智靈巧,可惜丈夫不爭氣,為裝點面子反而丟了臉。那丈夫雖然笨,但他對妻子是言聽計從,不愧為模范丈夫,對友人“襟懷坦白”,尤其最后一次遇見友人,先是高聲夸口,繼而伸出兩個指頭,雖“朽木不可雕也”,但其憨態卻也有可喜可愛之處。然而那友人卻不簡單,他吃準了這位憨朋友沒喝過酒,也缺乏對于酒的基本知識,故而面對兩次撒謊,他都從實質性問題上叫對方漏洞百出。這篇短文的故事性也正在于此,一個心智愚拙,一個聰明過人,而前者偏要冒充智者來“斗”,自然是一次次出洋相,故事也就不斷產生出喜劇效果來。從這則故事里可以得出一個為人的教訓,凡事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如果對一件事情缺乏感性體驗,更缺乏理性認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或是信口胡扯,必然要出洋相。時下這種一知半解的半桶水,卻夸夸其談的人卻很多,很能取寵于那些不懂的人(其實那位愚丈夫對沒飲過酒的人也很可吹一番),但碰上內行他就沒戲了。
【相關名言】
我要做的是叫我的愿望符合事實,而不是試圖讓事實與我的愿望調和。
——英國·赫胥黎
上一篇:《柳宗元·粵犬吠雪》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韓非·紂為象箸》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