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蟹不如一蟹》注釋,意譯與解說
艾子行于海上,見一物圓而褊①,且多足,問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蝤蛑②也。”既又見一物圓褊多足,問居人曰:“此何物也?”曰:“螃蟹也。”又于后得一物,狀貌皆若前所見而極小,問居人曰:“此何物也?”曰:“彭越③也。”艾子喟然嘆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艾子雜說》
【注釋】
①褊:通“扁”。②蝤蛑(qiu mou):即梭子蟹,比一般的蟹大。③彭越:一作“蟛蚏;”,動物名,似蟹而小。
【意譯】
艾子在海上航行,看見一只又圓又扁、有許多腳的水生動物,就問當地人:“這是什么東西?”當地人告訴他:“這是梭子蟹。”接著他又看見一只又圓又扁而且多腿的動物,又問當地人:“這是什么?”當地人答道:“這是螃蟹。”后來艾子捉到一只小動物,形狀和梭子蟹、螃蟹一樣,只是小得多,便再次問當地人:“這又是什么?”當地人答道:“彭越。”艾子嘆著氣說道:“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啊!”
【解說】
世界上的事物有大有小,有同有異,艾子何須驚奇。驚奇尚可,他竟對此喟然嘆息,卻不免奇怪,難道非得梭子蟹、螃蟹、彭越都一樣大小才行?人以上進為正道。體育就是充分表現這種精神;在公開的競爭中,把人的潛力不斷挖掘出來,使人向著一個又一個高度躍進。然而,人又以懶惰為本性;渴望著舒適,渴望著享受,渴望著無所事事。在惰性的引誘下,人的能力、人的意志將逐漸消退。艾子嘆息的正是這種退化。如果都這樣一蟹不如一蟹、一個不如一個,物種就會不斷地萎縮、社會就會不斷地倒退。“自陋者不足與有言也,自小者不足與有為也。”天生矮小并不可怕,只要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定能 “一蟹勝如一蟹”。
【相關名言】
自安于弱, 而終于弱矣; 自安于愚, 而終于愚矣。
——呂祖謙
志大則才大、事業大。
——張載
上一篇:《邯鄲淳·一葉障目》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馮夢龍·一錢莫救》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