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與被騙》寓言賞析
《馴猴經》這本書,一直流傳在民間。宋國有一個人也得到了這本書,不過他家里很富裕,只是因為喜歡而養,所以養了一大群,以至于別人也叫他“狙公”。他對猴子們倒是很不錯,猴子們夏天有涼水消暑,冬天生火爐取暖,四季瓜果不斷,什么事也不用做,每天只要蹦蹦跳跳地玩鬧就是了。它們養尊處優,每天在園子里打虎跳,捉迷藏,無憂無慮,好不快活。久而久之,猴子們和他越來越親熱,也都能聽懂他的話。
這一天,狙公卻在家里發愁。他的一個朋友來看他,見他這副模樣,笑道:“狙公,你有什么心事么?”因為狙公養猴,旁人總喜歡開他的玩笑。而整天看著猴子玩鬧,原本就是件可樂的事,狙公從來都沒有過愁模樣。
狙公看了看這個朋友,嘆了口氣,小聲道:“你又來看猴吧?”
“是啊。”他朋友回答說。見狙公有氣無力的樣子,他感到很奇怪,就問道:“到底怎么了?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有什么麻煩的事么?”
“唉,”狙公嘆了口氣,“養了一大群猴,坐吃山窮,我可供不起了,現在家里都要靠賣東西才能喂養它們。”
朋友笑了,道:“為了這個事啊。你供不起,就賣掉幾個猴子吧?!?br>
“不成不成,它們可都是我的心肝寶貝啊?!本压樕下冻鲆唤z苦相,“我平常都不舍得打它們,要是賣了,它們落到藝人手里,肯定會被抽鞭子學把戲,我想想就難受。要是落到吃猴腦的人手里,那我就更受不了了?!?br>
朋友也嘆了口氣,道:“那還有什么辦法?!彼戳丝磮@子里戲耍的猴子,忽然道:“對了,你是怎么喂它們的?”
“怎么喂?”狙公很詫異,“我就拿一大盆栗子放在那兒,它們想吃了就自己吃啊。”
朋友拉著他走過去道:“你看看,這些猴子,力氣大的就先占食盆,明明吃夠了還拼命往嘴里塞;力氣小的就后占,生怕吃得少,也拼命往嘴里塞。這樣子喂法,要浪費掉多少啊,你看,地上滾得到處都是?!?br>
的確,地上盡是些破損的栗子。猴子吃相很不好,有些個頭大的脾氣更壞,咬兩口就扔掉,然后再踩來踩去,好好的栗子盡被踩成了泥巴。狙公道:“那你的意思是……”
“你說的話猴子不是能聽懂么?以后不要這樣喂,平均分,你的開銷就不會那么大了?!?br>
狙公茅塞頓開,笑道:“不錯不錯,真是個好主意?!?br>
有了這個主意,自然當場就辦。這一天又到了喂食的時間,猴子們照例守在食盆邊,等著狙公把栗子倒下來。等了半天,卻見狙公帶了一個口袋過來。到了食盆邊,卻沒有倒下,他先擺出一副哭相對猴子們道:“小猴啊,老漢現在窮了,沒辦法像以前那樣任大家隨便吃了。從今天起,每天只能按猴頭分配口糧,大家說好不好?”
猴子們面面相覷。狙公平常對猴子們很好,猴子也知道狙公現在很困難,紛紛點頭道:“沒關系,狙公,就照你說的辦吧?!?br>
狙公見大家同意了,便打開口袋,道:“這樣吧,從今天起,每日兩餐。每個猴子早上拿三個栗子,晚上拿四個,誰也不能多拿?!?br>
這話一說,就像一把鹽撒進滾燙的油鍋里,猴子們全都炸開了。有只猴子叫道:“狙公,這也太少了吧!早上只有三個,這怎么夠吃!”
邊上有些猴子正唯恐天下不亂,既然有人挑頭發難,登時也跟著起哄道:“是啊,狙公,太少了點吧?!薄熬压偌訋讉€吧?!彼鼈兂吵橙氯?,連一些老實的猴子也挑撥起來了。
狙公沒想到會出這種事。他要是兇狠一點,一聲斷喝,那些猴子也都不敢吵了??墒瞧綍r他對猴子太好了,現在兇也兇不起來。他頭上冒出了汗水,道:“不要吵!不要吵!”
他這樣一叫,猴子們倒安靜下來,全都看著他。狙公被逼得沒辦法,正想說加一點就加一點,扭頭看看已經賣得差不多的家當,心里一動,忽然有了個主意,便和顏悅色地道:“小猴們,早上三個栗子,晚上四個那的確太少了。這樣吧,給大家加一點。”
狙公咳嗽了一聲,清清嗓子,大聲道:“從明天開始,早上給大家四個,晚上才給三個,這樣不錯吧?”
“好啊!好啊!”猴子們歡呼起來。雖然有幾個猴子心里也在嘀咕,似乎栗子并沒有多起來,可是猴子們全在歡呼,它們也說不出話了。
入選理由:
無欲則剛,有欲則必有求。
燕壘生語:
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晚上三個,早上四個,哪一個總數多?這道小學一年級程度的算術題,一般來說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不會算錯。不過猴子與人雖然都是靈長類,但早在數十萬年前就在進化路程上分道揚鑣,以至于現在最聰明的猴子也比不上一個尋常的幼兒園小朋友。所以在猴子看來,早上三個,晚上四個與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大不一樣,值得一爭。
的確,猴子是可笑的,連如此簡單的騙局都看不出來。然而假如讀一下報紙,關心一下社會新聞,我們就不會覺得猴子可笑了。新聞上時常會出現上當受騙的案例,有揀到包裹的,有收到短信說中了大獎的,或者別的匪夷所思的理由,全都是一個結果,就是有人拼命要送給你錢。古人說得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一個幼兒園小朋友也知道這是一個騙局,而一個成年人卻義無反顧地栽進去,然后向眾人哭訴受騙經過。說到底,就是貪欲蒙蔽了靈智。
林則徐有一副對子很有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鄙下撜f的是寬容,下聯說的是無欲。當一個人沒有欲求時,任何引誘都不能使他動心。《后西游記》中的大顛禪師比《西游記》里的唐三藏顯得有本事多了,因為大顛更加無欲無求,所以妖魔鬼怪對他毫無辦法。《世說新語》里也有一則逸事,說管寧與華歆同學,某次一同在園中鋤菜,突然見到地里有片金,管寧仍然揮鋤,理都不理,華歆卻一把拿起來,看了看才扔掉。他二人又曾經共坐讀書,門外有達官貴人招搖而過,管寧依舊讀書如故,華歆卻放下書出門去看,于是管寧將席子割開,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管寧在歷史上有高士之名,但從這個故事里,我們讀到的管寧卻并非是一個真正的高士,而是一個故作姿態的人。他雖不好利,但他好的是名。他可以不要金子,不羨慕達官貴人的威風儀仗,只是他一定要有一個超脫的名聲。管寧并不是無欲,他有著更大的欲求,與熱衷功名的華歆相比,也只是希望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栗子的猴子與希望早上四個,晚上三個栗子的猴子之間的區別而已。
原文回放: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列子·黃帝》
上一篇:《欲速則不達》寓言賞析
下一篇:《欺騙自己最容易》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