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英國]米爾恩·阿噗(節選)》鑒賞
[英國]米爾恩
第二章
在這一章里,阿噗去串門,進去了,出不來。
那只絨毛小熊,朋友們叫他維尼·阿噗,或者簡稱阿噗的,有一天正在穿過森林,嘴里得意洋洋地哼著小調。那天早晨在鏡子前面做健身操的時候,他正好哼哼哈哈哼出個小調。當全身伸得有多直便多直時,他哼哼著:“特啦啦啦,特啦啦啦”;當彎腰要拼命夠到他的腳趾時,他哼哼著:“特啦啦啦,特啦啦——唉呀,要命!——啦”。吃過早飯以后,他溫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得滾瓜爛熟,這會兒一字不差地哼出來。這小調是這樣的:
特啦啦啦,特啦啦啦,
特啦啦啦,特啦啦啦,
楞騰——踢得兒——嗯騰,
踢得兒——衣得兒,踢得兒——衣得兒,
踢得兒——衣得兒,踢得兒——衣得兒,
楞騰騰——踢得兒——嗯。
他正這么哼著自己編的小調,開開心心地一路走,同時想著別人這會兒都在干什么,要是他變成別人,又會是什么樣的感覺呢,好,他忽然來到了一個沙堆那里,沙堆上有一個大洞。
“哈哈!”阿噗說。“楞騰——踢得兒——嗯騰。要是我還有點兒頭腦,懂點兒事,那么,這個洞就說明有兔子,”他說。“有兔子就說明有伙伴,”他說。“有伙伴就說明有吃的,有個會聽我哼小調的和什么什么的。楞騰騰——踢得兒——嗯。”
于是他彎下腰,把腦袋伸進這個洞,往洞里叫起來:
“屋里有人嗎?”
洞里忽然傳出忙亂的腳步聲,接下來靜悄悄的。
“我剛才說的是:‘屋里有人嗎?’”阿噗大聲叫起來。
“沒有!”一個聲音說,接著加上兩句:“你用不著叫得這么響。第一聲我就聽清楚了。”
“該死!”阿噗說,“這么說,里面真沒有人嗎?”
“沒有人。”
維尼·阿噗把腦袋從洞里縮回來,想了一小會兒,心里說,“里面一定有人,因為有人一定說過‘沒有人’。”于是他重新把頭伸到洞里,說:
“你好,兔子,那不是你嗎?”
“不是,”這一回兔子換了一種聲音說。
“那不是兔子的聲音嗎?”
“我想不是,”兔子說,“這聲音就是要不是他的聲音。”
“噢!”阿噗說。
他把腦袋又從洞里縮回來,再好好想了想,然后重新把腦袋伸進去,說:
“那么,能謝謝你告訴我,兔子上哪兒去了嗎?”
“他去看他的朋友小熊阿噗了,小熊阿噗是他的好朋友。”
“可這是我啊!”小熊說,吃驚極了。
“哪一個我?”
“小熊阿噗啊!”
“真的嗎?”兔子說,他還要驚訝。
“的的確確是真的,沒錯,”阿噗說。
“噢,那么好吧,進來吧。”
于是阿噗擠啊鉆啊,鉆啊擠啊鉆那個洞,最后鉆進去了。
“你說得沒錯,”兔子把他從頭到腳看了一個仔細,“這是你。很高興看到你。”
“你本來以為我是誰呢?”
“我也說不準。森林的事你知道。不能讓任何人進你的家。人人得小心。吃點東西怎么樣?”
阿噗一向喜歡上午十一點吃點東西,很高興看到兔子拿出盤子罐子。一聽兔子問他:“你吃面包要蜂蜜還是煉乳?”他激動得趕緊說:“兩樣都要。”接著為了不要顯得太饞,他又加上一句:“不過面包就不要了,謝謝。”接著好半天他一聲不響……直到最后,他嗯嗯啊啊地哼哼著站起來,親熱地跟兔子握手,說他得走了。
“一定得走嗎?”兔子很有禮貌地說。
“這個嘛,”阿噗說,“我也可以再待一會兒,要是……要是你……”他拼命地盯住食品柜那邊看。
“說實在的,”兔子說,“我自己也要出去。”
“那好,我這就走。再見。”
“好,再見,要是你肯定不要吃什么了。”
“還有什么好吃嗎?”阿噗馬上問。
兔子掀開幾個盤子蓋,說:“沒有了。”
“我想也沒有了,”阿噗向自己點頭說,“好吧,再見,我得走了。”
于是他開始往洞外爬。他用手拉,用腳撐,過了一會兒,鼻子重新伸到外面去了……接著是耳朵……接著是手……接著是肩膀……接著……
“噢,救命啊!”阿噗說,“我還是退回去好。”
“噢,該死!”阿噗說,“我還是繼續鉆出去好。”
“我退不回去又鉆不出去!”阿噗說,“噢,救命啊,該死!”
這時候兔子也要出去,看到前門給堵住了,于是從后門出去,繞了個圈子來到阿噗面前,看著他。
“唉呀,你給卡住了?”他問道。
“沒……沒有,”阿噗隨口說,“我只是歇一會兒,想想心事,哼哼小調。”
“來吧,伸只手給我。”
小熊阿噗伸出一只手,兔子拉啊拉,拉啊拉。
“噢!”阿噗叫道,“你拉痛我了!”
“說實在的,”兔子說,“你給卡住了。”
“這都是由于,”阿噗生氣地說,“前門不夠大。”
“這都是由于,”兔子斬釘截鐵地說,“你吃得太多了。剛才我就那么想,”兔子說,“只是我不想說出來 ,”兔子說,“我們兩個當中有一個吃得太多了,”兔子說,“可我知道,吃得太多的這一個不是我,”他說,“好了,好了,我得去把克里斯托弗·羅賓叫來。”
克里斯托弗·羅賓住在森林另一頭,當他跟著兔子來到這里時,看到了阿噗的上半身,他說了聲:“傻小熊老伙計。”他說話的聲音那么可愛,大家又覺得有希望了。
“我正在想起來,”小熊輕輕地吸了一下鼻子,“兔子恐怕再也不能走他這個前門了,我真不想這樣,”他說。
“我也是,”兔子說。
“再走他的前門?”克里斯托弗·羅賓說,“他當然能再走他的前門。”
“那就好,”兔子說。
“我們要是不能把你拉出來,阿噗,我們可以把你推進去。”
兔子抹著他的小胡子動腦筋,然后指出,要是阿噗給推進去,他就是給推回洞里,當然,沒有人比他更喜歡看到阿噗了,只是有人生活在樹洞里,有人生活在地底下……
“你是說,我永遠出不來了?”阿噗說。
“我是說,”兔子說,“已經出來這么一大截,又推進去,這一大截白白出來,太可惜了。”
克里斯托弗·羅賓點點頭。
“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他說,“我們等著你重新瘦下去。”
“重新瘦下去,這要多少時間呢?”阿噗急著問。
“我想大概一個禮拜吧。”
“可我不能這個樣子在這里待一個禮拜啊!”
“你這個樣子待在這里沒問題,傻小熊老伙計。難的是把你拉出來。”
“我們會來讀書給你聽的,”兔子快活地說。
“但愿天別下雪,”他加上一句,“我還要說,老小子,你占了我屋里好大一塊地方……要是我借用你的兩條腿做毛巾架子掛毛巾,你不在乎吧?因為,我是說,它們白白在那里毫無用處,太浪費了,在它們上面掛掛毛巾倒正合適。”
“一個禮拜!”阿噗苦著臉說,“吃怎么辦?”
“為了瘦得快些,我怕你不能吃了,”克里斯托弗·羅賓說,“不過我們一定讀書給你聽。”
小熊開始要嘆氣,接著發現連嘆氣也嘆不成,因為給卡得太緊。說話時,兩滴眼淚流出了他的眼眶:
“那么,能讀一本打氣的書,幫助幫助、安慰安慰一只給卡得死死的小熊嗎?”
就這樣,整整一個禮拜,克里斯托弗·羅賓在阿噗北邊的一頭讀一本這一類的書,而兔子在阿噗南邊的一頭掛他洗的東西……在這一段時間,小熊覺得自己越來越苗條,越來越苗條。到一個禮拜結束,羅賓說:“時候到了!”
于是他抓住阿噗的兩只手,兔子抱住克里斯托弗·羅賓,兔子又讓他所有的親戚朋友挨個兒抱住抓住,大家一起拉。
好半天,阿噗只是一個勁兒地叫:“噢!”“噢!”“噢!”
可到最后,忽然之間,他發出了一聲:“噗!”就跟瓶塞從瓶子里拔出來時一樣。
一下子,克里斯托弗·羅賓、兔子、兔子的所有親戚朋友全都朝后翻了個大跟頭,而在他們頂上是維尼·阿噗——他出來了!
于是他向他所有的朋友點頭道謝,然后得意地哼著小調繼續他的林中漫步。而克里斯托弗·羅賓在后面親熱地看著他,自言自語說了一聲:“這只傻小熊老伙計!”
(任溶溶譯)
這部題為《小熊維尼·阿噗》的長篇童話在1926年問世。作者米爾恩用故事套故事的敘述方式,主線清晰,各章又相互獨立,組成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通過敘述小熊阿噗及其小伙伴們在森林里的有驚無險的種種奇遇,在原生態生活的基礎上稍稍夸張和渲染,彰顯了這些各具個性的小動物們天真活潑的品性,其間穿插對他們所遭受生活的挫折的描寫,凸現他們成長的腳印。
童話的主人公——一只小熊登場亮相的動作實在奇特:他從樓上下來,不是規規矩矩地走,而是后腦勺著地咚咚咚地下樓,撞得樓梯直響。這只小熊是小男孩羅賓的一只玩具小熊。他的名字叫維尼·阿噗。“維尼”原是美國的一頭小黑熊的名字,“阿噗”原是一只天鵝的名字,都是吉祥物。小黑熊和天鵝的名字疊合,玩具小熊維尼·阿噗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
小熊阿噗是作者米爾恩著力塑造的角色,他巧妙地抓住了小熊喜歡吃蜂蜜的習性,帶出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故事:因為小熊愛吃蜂蜜,所以爬上高高的橡樹去掏蜂窩,不料跌在了灌木叢里;隨后他去問羅賓討氣球,自己懸在氣球下面試圖扮裝一小朵烏云,但飛上天的他最終還是沒吃到蜂蜜,卻又沒法下地,只得求羅賓用槍打破氣球,好不容易回到地上。可是他的兩臂因為抓著氣球繩時間太久而變得僵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只好用嘴“阿噗”、“阿噗”地吹氣以趕走落在他鼻子上的蒼蠅。因貪吃蜜罐中殘余的蜂蜜,阿噗還把頭鉆進蜜罐里,結果被套了個嚴嚴實實,令人啼笑皆非。也因為愛吃蜂蜜,就連森林里發大水,阿噗逃命時唯一不忘的是將十罐蜂蜜轉移到他藏身的大樹上,而吃空了的蜂蜜罐正好用作浮在水上的小舟,去營救被大水圍困的森林小伙伴們……
在選讀的這一章里,米爾恩將小熊的貪吃蜂蜜的習性發揮到了極致,從而引發了童話的一個小高潮。
阿噗到兔子家串門時,兔子用蜂蜜招待他,他吃呀吃呀,“好半天他一聲不響……直至最后,他嗯嗯啊啊地哼著站起來”。在吃飽喝足之后他還“拼命地盯住食品柜那邊看”。這就導致令人捧腹的一幕:阿噗因吃得腰圓肚脹,竟在鉆出兔子洞時身子被卡在洞口——上半身在洞外,下半身在洞里!
米爾恩創作的小熊維尼·阿噗的系列故事,筆觸浸透了幽默味,彌漫在整部童話里,像引爆孩子笑聲的“笑藥”。比如,小熊阿噗被卡在兔子洞里時,聞訊趕來的羅賓讓阿噗不吃不喝“瘦身”,這辦法對饞鬼阿噗來說實在是一種折磨;緊接著兔子說:“我還要說,老小子,你占了我屋里好大一塊地方……要是我借用你的兩條腿做毛巾架子掛毛巾,你不在乎吧?因為,我是說,它們白白在那里毫無用處,太浪費了,在它們上面掛掛毛巾倒正合適。”兔子的這一番話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米爾恩的幽默在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的同時,還用愛心和溫暖來感動讀者。小熊阿噗瘦身的一個禮拜里,羅賓天天讀被阿噗稱為“打氣的書”給他聽,陪他打發寂寞的時光,友愛就這樣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
本篇童話稚拙天真、幽默快樂、文筆優雅,具有輕喜劇風格,曾被迪斯尼公司拍成動畫片《小熊維尼》。1979年國際兒童年,英國還發行了這本書的紀念郵票。在英國,《小熊維尼·阿噗》被作為一種禮物書,饋贈給一代又一代的兒童,滋養他們金色的童年。
(戴達)
上一篇:外國童話《[巴西]蒙·洛巴圖·沒有尾巴的小雞》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日本]小川未明·月夜和眼鏡》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