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列那狐和公雞商特克萊》寓言賞析
…………
列那孤, /狡猾機靈, /看見公雞入睡, /便低下頭,碎步輕輕, /湊近來, /想一口吞下這個瞌睡蟲。
列那太心急, /沒有撲到公雞, /商特克萊向旁邊一跳, /狐貍撲了個空。
真倒霉! /列那牙咬碎, /吃不到商特克萊, /工夫白費。
“商特克萊,你別逃, 別害怕, /咱們是一家, /你是我堂弟, /見你身體好, 我真樂意。”
公雞得意洋洋, /喔! 喔! 連聲唱。 /列那狐忙稱堂弟, /“你怎么把令尊商特克蘭全遺忘?/他在雄雞隊中
無敵手, /喉嚨蓋天響, /唱得好, 中氣長, /緊閉二目,嗓門來得亮! /只要他振翅高歌, 自有人數里外來欣賞。”
商特克萊稱大哥: /“你是否跟我說著玩?”/“哪里話!”狐貍說,“你唱唱看, /閉上眼, /咱倆是同血同族,/我寧失一條腿, 也不愿你遭禍端。 /你我系至親, 至親非等閑。”/公雞說:“你的話我不信, /請你站遠, /然后我才歌一曲, /我的歌喉著名尖。”
列那狐笑嘻嘻, /“來, 高點聲! 唱吧, 堂弟! /我要看你和商特克蘭叔叔, /到底是否親嫡系。”商特克萊高唱了一聲, /一只眼閉一只睜, /對狡猾的狐貍, /不能不仔細。
列那狐說:“不對! 不好聽! /商特克蘭唱時緊閉二目, /引吭高歌,周圍二十幾戶, /誰不聽得清清楚楚?”
商特克萊以為是實話, /心安目閉氣力大, /一唱再唱,一歌再歌, /列那狐機會不耽擱。 /從菜棵底下往上竄, /一口咬住歌唱家的頸脖。 /心歡喜,不遲疑,這一手干得實在利落。
黃昏近, 田莊主婦打開門, /她叫母雞回窩, /高喊:“品達! 比絲! 鷺賽特!”奇怪! /怎么一個也不回來?/她們在哪兒徘徊?/主婦高叫商特克萊, /回頭看見列那狐, /主婦救雞忙追逐, /自己追不上, /高喊來人快幫忙,“白晝行搶!”
…………
追趕的人齊吶喊: /“在這邊!在這邊!”貢斯當發命令:“快趕! 懨趕!”/追的人腿似箭。 /貢斯當又放獵犬莫瓦散。 /“樂包爾! 漢包特! 包爾都! /都去追趕赭色狐!”
…………
商特克萊心知再不想主意, /性命一定要歸西。 /他說:“狐貍大王,你怎么啦?/你聽不見追的人在罵你?/貢斯當追來了,憑你的聰明伶俐/也不回他幾句?/他喊‘列那狐偷了雞!’/你應該說‘這不由得你!’來氣他一氣!”
多聰明的人也會做錯事。/列那狐用盡了心機, /這一次也居然把心迷, /他說:“這由不得你! /我拿定了你的公雞。”商特克萊覺察狐貍張了嘴, /撲了撲雙翅, /就飛上了蘋果枝。 /列那狐呆在下面,糞堆上, /羞愧,氣惱, 悲傷, /放掉了商特克萊, /好不應當。
腹內空,肚里饑, /沿著路邊的荊棘, /悔恨交加心生氣, /真不該放掉到嘴的雄雞。
——《列那狐的故事》(成鈺亭譯)
《列那狐的故事》是在法國民間流傳最早的動物故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約在9~10世紀, 人們從民間故事并從伊索寓言、羅馬寓言、東方寓言(《卡里來與笛木乃》)中吸取材料, 用拉丁文寫成了一些動物故事。 12~14世紀城市文化高漲時期, 更引起了人們對這些故事的興趣,形成了許多以狐貍列那為中心的片斷故事詩,一直到14世紀中葉,人們才把這些獨立的故事詩連綴成一部長達十萬行的巨著。流傳至今的有四部。
《列那狐的故事》是歐洲中世紀市民文學的代表。 以狐貍列那為主角,描寫他與各種動物的關系。列那狐兼具市民階層與封建騎士的特點。獅王諾勃勒影射國王,伊桑格蘭狼等影射封建貴族,列那狐千方百計去戰勝他們,代表市民智慧戰勝封建暴力;弱小的動物如雞、兔、鳥等,則代表下層民眾。列那欺侮、殘害它們,表現了城市上層分子對下層民眾的態度。這里所摘取的“列那狐和公雞商特克萊”的故事,生動而深刻地揭示了列那狐后一種特性。為了捉住公雞, 他甜言蜜語,親熱地稱公雞為“堂弟”,聲言“咱們是一家”, 以騙取公雞的信任。接著他又巧言令色,用激將法,促使公雞果真緊閉雙眼,引吭高歌。正當公雞心安目閉“一唱再唱”的時候,他卻不失良機地撲了過去,一口咬住這位歌唱家的頸脖,幸而公雞急中生智,才免于成為狐貍的美餐。
寓言批判了列那狐的狡詐,也批評了公雞驕傲、虛榮。公雞商特克萊自詡高明,小看敵人,愛虛榮,好出風頭。他曾經歷過一次險,僥幸逃過了列那狐的利爪,卻經不起列那狐的謊言誘騙,再次上當。列那狐正是利用他這一弱點,迎合他的虛榮心才得手的。這則寓言曉喻人們:來者不善,該警惕時不警惕,一味自作聰明, 自我欣賞,結果免不了要吃大虧。不過, 商特克萊公雞在萬分危急之際能以巧計挫敗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敵手,終于逃脫了狐貍的利齒,這說明了弱小者也能運用自己的才智戰勝強大者的真理。
這段寓言詩清新活潑,保留了民間文學樸實明朗的藝術風格。它通過生動的動物形象、饒有風趣的故事情節和詼諧諷刺的語言來揭示深刻的哲理內容, 引人深思, 韻味無窮。
這則寓言和古代伊索寓言相比,最明顯的發展是:情節曲折起伏,增添了很多精彩的細節描寫,無論列那狐還是商特克萊公雞的形象都鮮明復雜。列那狡詐,但也有上當的時候;商特克萊驕傲虛榮,但能及時醒悟,急中生智。這是情節簡單、性格單純的伊索寓言所不具備的特點。后來大多數歐洲寓言作家致力于形象刻劃,使寓言的文學性增強,應歸功于列那狐故事的影響。
上一篇:《歐美澳寓言·列那狐和伊桑格蘭狼》寓言賞析
下一篇:《利爪下的歌聲》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