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狐貍與烏鴉》寓言賞析
一只烏鴉嘴里叼著一塊奶酪歇在一棵樹上,看到烏鴉嘴里的奶酪,狐貍來了勁頭。“如果你的歌聲和你的長相一樣美, 那你就是我所聽見過的最美的歌手了。”狐貍對烏鴉說。這只狐貍以前在哪本書上看過——而且不止一次地在許多詩人那兒——說烏鴉一聽到有人表揚他的聲音, 馬上就會扔下奶酪唱起歌來。 可是這一次, 在這只非同尋常的烏鴉身上, 這么說卻行不通了。
這只烏鴉先用右腳爪小心翼翼地抓住嘴里的奶酪, 然后說:“人們都說你又狡猾,又傻, 我看啊,還有一點,這就是你的眼睛簡直近視得不能再近視了。那些會唱歌的鳥, 頭上都戴有花冠, 罩衣襯衣色彩鮮艷明亮,他們彼此相同,沒什么差別, 而我呢, 一身黑服,很有特色。”
這只狐貍的確狡猾, 可是他既不傻,也不近視。 聽烏鴉這么說, 他說道:“你的確很有特色, 這是有目共睹的,在近處我才發現,萬鳥之中你最有名,最有才華。我很想聽你談談你自己的事情, 可惜我的肚子現在餓得咕咕響,因此我不可能在這兒呆很長時間。”
“等等,”烏鴉請求說。“我把我的飯讓給你一點。”他撕下一大塊奶酪扔給狡猾的狐貍,然后開始自我吹噓起來:“我啊, 我是許多童話和傳說的主角, 而且大家公認我是智慧之鳥。我是飛行的先驅者,最偉大的制圖員,尤為重要的是,科學家, 學者,工程師,還有數學家都知道,兩點之間我的飛行距離最短。”說到這兒又補充道:“任意兩點之間。”
“哦, 毫無疑問,所有點之間你的飛行距離都是最短的,”狐貍客氣地說,“謝謝你的無私, 而且你給我的是一大塊兒。”狐貍說完心滿意足地跑開了。剩下烏鴉一個人孤孤零零地坐在樹上,肚子還在咕咕地響。
道理: 自我贊譽之辭聽起來是很美的。
——詹姆斯·瑟伯寓言(同上)
利用舊題材而翻出新意,是文學創作中常見的現象。
《伊索寓言》中“大鴉和狐貍”的故事說:一只烏鴉嘴里叼著一塊肉,狡猾的狐貍稱贊烏鴉的歌聲美妙動聽,于是忘乎所以的烏鴉引吭高歌,嘴里的肉卻落到了狐貍那里。這個故事對那些喜愛聽奉承的人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這則寓言講述的同樣是烏鴉和狐貍的故事。狡猾的狐貍仍然希望用古老的手段來騙取烏鴉嘴里的奶酪。可這次,非但沒能使那只非同尋常的烏鴉再次上當,而且還被他奚落了一通。
但是,狐貍畢竟是狐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根據烏鴉喜歡自我吹噓的性格特點,表示愿意聽烏鴉的吹噓但急于覓食而想走開,于是騙得烏鴉再一次上當受騙,心甘情愿地給狐貍分享了一大塊奶酪。狐貍用不同的方法達到了相同的目的。
烏鴉一錯再錯,原因何在?他知道接受狐貍的奉承是沒有好處的,可他又因為陶醉于自我吹噓之中而再度受騙。對自我吹噓的批判,指出自我吹噓與愛好奉承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便是本則寓言的新意。
在這里,作者機智地運用了一個為人們所熟知的故事。他運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寫烏鴉有了長進,記取了以前的教訓,居然沒有上狐貍的當。當人們對作者筆下這只頗有長進的烏鴉大感滿意之際,作者的筆鋒又突然一轉,寫了烏鴉的另一個致命的弱點——喜歡自我吹噓,狡猾的狐貍投其所好。使烏鴉再一次成為受騙者。一揚一抑,皆出人意表。因此,這則寓言不僅在寓意上能推陳出新,在手法上也能推陳出新。
上一篇:《中國寓言·狂泉》寓言賞析
下一篇:《歐美澳寓言·狐貍和兀鷹打賭》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