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手記·名人字畫篇·立體權衡·價比三家
竹石圖 梅振瀛
決定書畫價值的因素包括書畫家的名望、字畫樣式、內容題材、作品存世量、年代遠近及人們的欣賞時尚等。而作者知名度、尺寸、品相往往對字畫的價格起決定性作用,賣家和拍賣行一般都是依據這些確定一幅作品的價位。
然而,字畫與汽車、電視機之類相比,后者價格較為單純、透明度強,字畫屬于特殊商品,由于對其評判的復雜性和銷售者對行情認識上的局限或誤差,字畫的定價又存在著隨意性的一面。同一作者同一類作品價格不一甚至懸殊的情況時有出現。字畫行業這種特有的現象為精明的收藏者提供了一個低價吸入轉手盈利的空間。
最明顯的例子是我購取梅振瀛作品的經過。
梅振瀛生活在清末民初,字韻生,晚號歸余老人。天津人。光緒時優貢生,侯補知縣。善畫蘭竹、山水,尤善畫金魚,亦善書篆隸、行楷。工詩,與書畫堪稱三絕?!对鰪V歷代畫史匯傳補編》等均有他的記載。
梅振瀛的畫在中國嘉德、天津國拍、天津文物公司等大拍中多次亮相。天津市文物公司 2004 年春季大拍,他的一幅設色絹本竹石立軸(125.5 厘米 ×66.5 厘米)底價8000 元。2005 年 12 月嘉德四季拍賣中,其絹本竹石四條屏,每條長135 厘米,寬 34 厘米,底價為 1.2萬元至 2.2 萬元。2006 年天津文物公司秋季大拍,其水墨絹本竹石四條屏,每條長 147.5 厘米,寬 39.5厘米,底價 2 萬元。以此為參照,梅振瀛竹石題材的作品每平尺當在1500 元至 2000 元間。而我在購買他的作品時,采取的是“立體權衡,價比三家”的策略。利用某拍賣行未能與其他拍賣行在價格上接軌的空隙,買到一件“便宜貨”。
竹石圖 梅振瀛 作者收藏
竹石 梅振瀛
那是 2007 年 6 月,天津幾大拍賣公司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舉行文玩藝術品拍賣。我逐一翻閱圖錄,觀看拍品,發現有兩家拍賣公司都有梅振瀛的竹石圖。一為高103厘米、寬 63 厘米的立軸,設色絹本,作于1925年,鈐印“臣振瀛印”、“韻生”、“以書作畫畫作書”,題識“乙丑仲冬中浣擬文與可先生法,八十三老人韻生梅振瀛”。此畫標底價6000 元至 7000 元。另一家拍賣的竹石圖為高 91 厘米、寬 22 厘米的立軸,設色紙本,鈐印“梅振瀛印”,題識“庚申新春七十八叟梅振瀛寫”。底價標 800 元。如此算來,此畫的底價僅為前者的 1/8。若按尺寸折合,前者為一平尺 1000 多元,后者為一平尺400多元。經過權衡比較,我參加了后一家拍賣公司的競標,當拍至這幅竹石圖時正好無人與我競爭,遂以 880 元(底價加傭金)購得。
梅振瀛的這幅竹石圖小中見大,書卷氣甚濃。劉芷清《津沽畫家傳略》稱:“梅振瀛曾佐蘭孫文正公之幕,倚為左右手之。文正公富收藏,先生遍覽宋元名跡,暇輒臨摹,故先生于畫無不精工,山水、人物、花鳥皆能之,但不恒作。尤長于竹石,書法率更,筆姿挺拔秀麗。詩亦清新,但不常作。畫中又不喜長題,僅年月而已,是以專以畫竹名于時,一宗諸升,不出矩 ,更善金魚,得者珍之,先生高足佩芬,深得其法,晚年有求魚者佩芬代筆。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癸卯閏七月十三日,卒于民國十七年(1928 年)戊辰十一月初七日,享年八十六歲?!蔽屹彽玫闹袷瘓D頗能代表梅之畫風。此畫從文與可、諸升畫中汲取精華,以石綠畫竹,以墨勾石,尤顯清逸典雅,簡潔大氣。民國間陳漢第等人畫竹多用此法,頗具文人氣息。從款識上看,此畫創作年代當在 1920 年。我購取梅振瀛的這幅畫不光考慮尺寸這個單一因素,我對其他方面也做了比較。因為衡量一件作品的價值除了名頭與畫幅的大小,還取決于是否精美、是否完整、是否原裝裱等。如果作品不精、殘破、揭裱,即使尺幅相同,其價值也會大打折扣。我的那幅竹石圖則不存在這些問題。由于是在“同一起跑線上”,再與其他作品的價格做比較并從尺寸上加以衡量,我才算是真正得到了“便宜”。
立體權衡,價比三家是有前提的。首先是買家對市場行情心知肚明,即對某一書畫家作品的基本價位、最高價、最低價要有個尺度,否則無法進行比較。其次是對不同賣家對某一書畫家作品售價心中有數,要放開眼界,邁開雙腿,多跑多看,善于從多家拍賣行、畫店中尋找一物數價的契機,開掘低價購進的渠道。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是梅振瀛的那幅竹石圖擺在那里也不會被我發現。
上一篇:《書信鑒賞·家書·示季子懋修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收藏手記·文房雜項篇·竹木雕件的一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