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賀知章·回鄉偶書[1]》原文、賞析、鑒賞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2]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回鄉偶書》是作者于八十三歲返鄉時寫的兩首七絕,這里選第一首。偶書,即有感而隨意寫下來。
[2]衰,一本作“摧”。
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離家,八十三歲告老返鄉,所以說“少小離家老大回”。人的鄉音是不易改變的,表明了人與鄉土的密切聯系,但歲月無情,“鄉音無改”而人已衰老,“鬢毛衰”是最突出的象征。“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也是典型細節,表現了久客乍歸、物是人非的感慨,抒寫出對故鄉既親切,又陌生,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久客和傷老之情。《古唐詩合解》錄王翼云說:“此作一氣渾成,不假雕琢,興之偶至,舉筆疾書者。”語言平易自然,全用日常口語,但情景宛然,又有無限感慨。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賀知章·詠柳》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漢代文學·項籍·垓下歌》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