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蝴蝶》原文、賞析、鑒賞
胡 適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1916.8.23
這首詩是中國新文學革命發動之后發表的第一首白話新詩。胡適曾自述寫作動機:有一天午餐時,忽見窗外一大片長林亂草,一對蝴蝶從樹梢飛上來,一會兒,一只蝴蝶飛下去了,另一只獨自飛了一會,也慢慢飛走了。心里感觸到寂寞的難受,寫了這首詩,初題《朋友》,后改題《蝴蝶》。這首小詩是由一雙蝴蝶的由合而分、由雙而單的客觀景物引發的靈感寫成的,抒發離群孤獨寂寞的情懷。胡適的創作實踐表明:在生活中的普通的、點滴的感受,哪怕是淺薄的浮泛的,只要有一縷思緒、一絲情意,即情即景起興,如實寫下,都可成詩。
作為中國第一首白話新詩,這首詩還帶有舊體詩的一些痕跡,五言句式還是比較整齊的。但是它已經實現了現代口語化,不用典、不用對仗、不用平仄,達到了“廢律”的要求,語言明白如話,淺顯易懂,押韻自然,代表了早期白話詩的優點,也反映了早期白話詩的不足之處:語言雖然自然,但散漫,缺乏錘煉;語句順暢但缺少節奏感;即胡適主張的“作詩如作文”,缺少吸引人心的審美價值,它們畢竟是新詩幼兒時代的作品。
上一篇:《宋代文學·蔣捷·虞美人》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歐陽修·蝶戀花》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