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風·我迎著風狂和雨暴》原文、賞析、鑒賞
蒲風
哦!我復投身于炎夏的烘爐,
我歸來,我又復迎著風狂和雨暴!
哦哦!祖國,頭尾三年,我離開了你的懷抱;如今,我歸來——
太空掀起了滾滾云濤,黯澹里有閃電照耀;悶熱沖起自地心,
響雷在天空,響雷也轟動在心頭。
我看慣,在小島,魔鬼在躍跳,
在海外,我聽慣太平洋的嘶吼!
如今,我帶回了發動機的熱和力,
我要把磨鬼當柴燒,
我要配足馬力喲,
我的力的總能
要像那五大海洋的怒潮!
我不問被殘殺了多少東北同胞,
我要問熱血的中國男兒還有多少。
我要匯合起億萬的鐵手來呵,
我們的鐵手需要抗敵,
我們的鐵手需要戰斗!
戰斗吧,祖國!
戰斗吧,為著祖國!
不要怕別人的軍艦握住咽喉,
我們要鼓起氣力把這些穢物逐出胸頭!
——滾開那些穢物吧,
揚子江,大沽口,珠江,
我們要掀起鐵流群的歌奏!
天津,上海,威海衛,煙臺,
青島,福州,廈門,汕頭,
我們要讓每一粒細砂也都怒吼。
從云南,從塞北,從四川,
我們的熱血男兒喲,誰愿落后!
鐵的紀律維系我們的行列,
來吧,我們的勝利
建立在我們的頑強的苦斗!
哦哦!北方早已卷起了云潮!
哦哦!四方的雷電同在響奏!
——別讓悶熱冷卻在地心呵,
我歸來,我正迎著風狂和雨暴,
怒吼吧,祖國,這正是時候!
一九三六年七月一日
《茫茫夜》和《我迎著風狂和雨暴》是蒲風的代表作,反映了蒲風創作的兩大基本主題,體現了蒲風詩歌熱情激揚、氣勢雄偉的風格。《茫茫夜》以農村生活為題材,閃耀著20世紀30年代初農村土地革命的火花。因詩篇較長,此處從略。
《我迎著風狂和雨暴》是詩人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著名詩篇。這首詩寫于1936年從日本歸國時,詩的開篇破題,說明自己歸國就是為了投入抗戰的烘爐,迎接戰斗的暴風雨。詩人抒寫了對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仇恨,以火熱的愛國主義激情,和雷電一同吶喊,和五大洋一同怒吼,吹起為民族解放英勇戰斗的號角。這首詩寫在抗日戰爭爆發的前一年,在當時起了很大的鼓動作用。
蒲風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大都符合于當時中國詩歌會所提倡的詩歌大眾化的基本方向。由于他和當時的詩人們倡導“斯達漢諾夫運動”,僅僅注重詩歌的多產和宣傳鼓動作用,忽視了詩的藝術規律,不講求詩的形象性、語言、結構等等,因而他的詩多是思想大于形象,抽象概念的說明代替形象表現,顯得直白浮泛,冗長松散,語言不精煉。盡管有這些缺憾,但在當時所起的積極鼓動作用是應該肯定的。
上一篇:《四、唐五代詞·韋莊詞·思帝鄉》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三國六朝文學·鮑照·擬行路難》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