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1]》原文、賞析、鑒賞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2],隆然伏行[3],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家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4〕,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遷徙,無不活,且碩茂,蚤實以蕃〔5〕。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6〕,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7〕。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8〕,其培欲平〔9〕,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10〕,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11〕,其置也若棄〔12〕,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13〕,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14〕,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15〕,則又愛之太殷〔16〕,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17〕,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18〕。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19〕,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20〕,若甚憐焉〔21〕,而卒以禍〔22〕。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23〕,督爾獲。蚤繅而緒〔24〕,蚤織而縷〔25〕。字而幼孩〔26〕遂而雞豚〔27〕?!Q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28〕。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29〕,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30〕。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31〕?”
問者嘻曰〔32〕:“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33〕。”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1〕本篇選自世綵堂本《柳河東集》卷十七。橐(tuo)駝,即駱駝。這是因郭橐駝駝背而得此名。
〔2〕僂(lu):曲背。
〔3〕隆然伏行:背部高起,彎腰而行。
〔4〕為觀游:作為觀賞(而種植花木)。
[5]蚤實以蕃:早早的結實而且果實結得多。蚤,同“早”。
[6]壽且孳(zi):活得長且生長得快。
[7]致其性:意謂使樹木得到它生長本性的需要。
[8]本:樹根。
[9]培:培土。
[10]既然已:這樣做完了。
[11]蒔(shi):種植。
[12]置:指栽好放在一邊。
[13]抑耗:抑制損耗。其實:指結的果實。
[14]拳:拳曲,不舒展。土易:指用新土換掉舊土。
[15]反是:和上述做法相反。
[16]殷:深厚。
[17]爪其膚:指用指甲劃破樹皮。
[18]日以離:一天比一天地損失。
[19]官理:即官治。意謂當官治民。
[20]長人:當人民的官長,即謂作官。煩其令:煩瑣地發布命令。
[21]憐:愛的意思。
[22]禍:意謂造成禍害。
[23]勖(xu):勉勵。
[24]繅(sao)而緒:繅,煮繭抽取蠶絲。而,此處同“爾”,即你的。下面三句皆同。緒,絲的頭緒。
[25]縷:線。
[26]字:意同撫養。
[27]遂:使其成長之意。
[28]擊木:指敲梆子。
[29]飧(sun)饔(yong):指晚飯和早飯?!睹献印る墓稀罚骸镑逾付??!壁w岐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br>
[30]?。和ā按?,疲弊。
[31]類:近似,差不多。
[32]嘻:嘆詞。
[33]養人:即養民。
此文名為郭橐駝的傳記,然作者本意并不在于描寫郭橐駝這個人,此人是否真實存在也不重要。所以顧炎武說是“稗官之屬”(見《日知錄》卷十九);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也評日:“韓愈所為私傳,皆其人于史法不得立傳,而事有關于人心世道,不可無傳者也。宗元則以發抒己議,類莊生之寓言,如《梓人》,如《郭橐駝》等,皆與此同,非所為信以傳信者矣?!?《唐宋文醇》卷十一)橐駝之所以善于種樹,因為他順應了樹木的生長規律。遂將其道“移之官理”,治民也不能“好煩其令”,應當不干擾老百姓的生活與生產勞動,讓老百姓安居安業。這種思想與老莊的無為而治有相通之處,但卻不能簡直地歸之于來自老莊。文中所描寫的鄉吏早催晚促的情景,柳宗元顯然是親眼所見的,是從實際經歷中總結出來的。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說他為柳州刺史時,“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則是已將其道用之于治民矣?!豆盼挠^止》的編選者評論這篇文章的寫法說:“前寫橐駝種樹之法,瑣瑣述來,涉筆成趣,純是上圣至理,不得看為山家種樹方。末入官理一段,發出絕大議論,以規諷世道,守官者當深體此文。”
上一篇:《辭賦·王粲賦·登樓賦》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明代文學·李贄·童心說》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