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名優之死(存目)》原文、賞析、鑒賞
田 漢
《名優之死》寫于1929年,是田漢前期的代表劇作,也是“五四”以來優秀的劇目之一。
這是一出三幕話劇。故事發生在上海。
第一幕:在大京班后臺。大京班的名丑左寶奎和花旦肖郁蘭等待上場時,議論起正在前臺唱《玉堂春》的女演員劉鳳仙。她原來是有錢人家的丫環,后來被一代名優劉振聲救出苦海,收為女弟子,培養成為著名青衣。她成名之后,和流氓紳士楊大爺打得火熱。當劉鳳仙下場,楊大爺和黃色小報記者王梅庵尾隨而至,王向鳳仙要戲裝照片,又說恭維話,鳳仙滿口答應,特別感激。這一切使劉振聲忍無可忍,他以拳擊桌,罵道:“什么東西!”楊大爺怒目尋釁,劉振聲強忍怒火出場接戲去了。
第二幕:在午后二時,劉振聲之家,劉鳳仙的居室。這時劉鳳仙還在熟睡,劉振聲的另一個女弟子劉蕓仙奉老師之命兩次催她起床吊嗓,她就是不起;劉振聲只得親自來叫,并教誨鳳仙要苦練基本功。鳳仙不得不起床,但又不專心練功,這時楊大爺又來找她去照像館拍照,鳳仙拿酒招待楊并要蕓仙不要告訴師傅。劉振聲進來以后發現酒瓶,再三追問,蕓仙只好實說。劉振聲聽了又悲又痛,傷透了心。
第三幕:一天,在大京班后臺。進步的新聞記者何景明告訴左寶奎最近小報上經常有攻擊謾罵劉振聲的文章,兩人正說著,劉鳳仙和楊大爺一同進來。二人在一起鬼混,被剛下場的劉振聲看到,他又以拳擊桌,責罵劉鳳仙忘恩負義。楊大爺仗勢辱罵劉振聲,迫使劉揭了他的老底,楊舉起手杖向劉打來,被劉推倒在地。劉振聲勉強登場,由于氣憤使嗓子發啞,臺下喝倒彩,劉倒在舞臺上,因心力衰竭死于后臺。劉振聲死后,劉鳳仙良心發現,伏在劉的身上痛哭。這時群情激憤,都怒向楊大爺,楊溜走。
《名優之死》通過一代名優劉振聲的悲慘結局以及青年女藝人劉鳳仙被腐蝕的過程,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反映了舊社會藝人的辛酸苦楚,以及廣大藝人的反抗精神。
全劇以劉振聲和楊大爺爭奪劉鳳仙的斗爭為主線,展開戲劇沖突;圍繞這條主線,還安排了劉振聲和劉鳳仙、劉鳳仙和劉蕓仙的沖突,劉蕓仙、肖郁蘭、左寶奎和楊大爺的沖突,以及劉鳳仙的內心沖突。這種種沖突都推動著主線的進展,一直到劇本結尾劉振聲憤懣氣絕、劉鳳仙的最后悔悟,楊大爺被大伙哄了出去,使受壓迫者出了一口惡氣,最后完成了戲劇主題。
劇中的主要人物劉振聲,是一個忠于京劇藝術的名演員,他熱愛藝術并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它。他為人正派,做事認真,注重“戲德”、“戲品”,并嚴格要求和苦心培養自己的徒弟劉鳳仙。劉鳳仙走上墮落的道路,劉振聲的理想破滅了,這對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最后劉振聲的憤怒終于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大膽反抗惡勢力。他的死是對吃人的舊社會的有力控訴。
在藝術表現上,最突出的是戲劇沖突集中而尖銳。作者讓正義和邪惡兩種勢力在舞臺上正面交鋒,矛盾不斷激化,把劇情一步步推向高潮,使悲劇產生震動人心的藝術力量。其次是劇本的結構別具一格,用戲中有戲、臺上有臺的形式。
上一篇:《宋代文學·史達祖·雙雙燕》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四、小說·世說新語·周處自新門》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