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劉琨·重贈盧諶》原文、賞析、鑒賞
握中有懸璧〔2〕,本自荊山璆〔3〕。惟彼太公望〔4〕,昔在渭濱叟。鄧生何感激〔5〕,千里來相求。白登幸曲逆〔6〕,鴻門賴留侯〔7〕。重耳任五賢〔8〕,小白相射鉤〔9〕。茍能隆二伯〔10〕,安問黨與仇〔11〕?中夜撫枕嘆,想與數子游〔12〕。吾衰久矣乎,何其不夢周〔13〕?誰云圣達節,知命故不憂〔14〕?宣尼悲獲麟〔15〕,西狩涕孔丘。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時哉不我與〔16〕,去乎若云浮〔17〕。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18〕。狹路傾華蓋〔18〕,駭駟摧雙辀〔20〕。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21〕。
〔1〕這是劉琨今存的三首詩中的一篇,其它兩篇是《扶風歌》、《答盧諶》。因前已有贈和詩,所以此首題曰“重贈”。盧諶(chen),字子諒,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曾為劉琨主薄,轉從事中郎,后為段匹磾別駕。此詩寫于劉琨被囚幽州之時。劉琨(公元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出身士族,歷任著作郎、尚書左丞、司徒左長史等職。以奉迎晉惠帝到長安之功,封廣武侯。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為并州刺史,抗御劉淵、劉聰,戰敗,父母遇害。晉愍帝初年,任大將軍,都督并、冀、幽三州諸軍事,又為石勒所敗。后投奔幽州刺史鮮卑人段匹磾,相約共扶晉室。因兒子劉群得罪段匹磾,劉琨牽連被囚,不久被殺。劉琨生當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以后,北人南侵,劉琨積極投入艱苦的衛國戰爭,所以詩歌中洋溢著憂國傷時的思想,抒寫了壯志未酬和英雄末路的悲憤感情,格調激越悲壯,對后代愛國詩人有深遠影響。原有集十卷,別集十二卷,明人輯有《劉越石集》。
〔2〕握中:手中。懸璧:美玉名。
〔3〕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西。春秋時楚人卞和曾于此得璞玉,后加工成璧,世稱“和氏璧”。璆(qiu):美玉。這里用美玉喻盧諶才質之美。
〔4〕惟:思。太公望:即姜尚,俗稱姜太公?!妒酚洝R太公世家》載,姜尚年老隱于渭水邊,被外出狩獵的周文王發現,交談后文王大悅,說“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
〔5〕鄧生:鄧禹,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友善,聞劉秀經略河北,遂從南陽北渡黃河,追到鄴城,投奔劉秀,后來成為東漢開國元勛。感激:感動、激奮。
〔6〕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東。幸:幸虧,幸賴。曲逆:指陳平,封曲逆侯。史載,劉邦被匈奴圍困于白登山,七日無糧,情況緊急,后用陳平奇計解圍。
〔7〕鴻門:地名,在今陜西臨潼縣東。留侯:張良,封留侯。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企圖于席間乘機殺掉劉邦。幸賴張良事先結交項伯,才使劉邦幸免于難。
〔8〕重耳:即晉文公。五賢:指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重耳任用五人,輔佐自己成就了霸業。
〔9〕小白:齊桓公名。相:任……為相。射鉤:即射鉤者管仲。管仲原來輔佐小白之兄公子糾,公子糾與小白爭立為君,管仲曾用箭射中小白衣帶鉤。后小白即君位,仍用管仲為相,在管仲輔佐下,齊國終成霸業。
〔10〕茍:如果。?。号d隆。二伯:指晉文公和齊桓公。伯,同“霸”。
〔11〕黨:親族、同伙。晉文公所用五賢,即所謂“黨”。仇:仇敵、仇人。齊桓公所用管仲即與己有射鉤之仇。
〔12〕數子:指姜尚至管仲幾人。
〔13〕“吾衰”二句:引述孔子語“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這兩句意思是嘆息自己年老力衰,不能有所作為、成就功業了。夢周,夢見周公。
〔14〕“誰云”二句:是誰說圣人達節知命而沒有憂愁呢?達節,通達事理,不拘常格而自然合節。《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知命”句用《易·系辭》成語:“樂天知命故不憂”。
〔15〕宣尼:即孔子。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獲麟:與下句的“西狩”,指魯哀公十四年冬在魯國西面狩獵獲麟事。史載,孔子聞獲麟,以為此獸非其時而出,于是“反袂拭面,涕沾袍”,嘆曰:“吾道窮矣!”
〔16〕時哉不我與:時不我待。
〔17〕云浮:形容時光流逝疾速。
〔18〕“朱實”二句:借紅色果實和繁花在秋風中隕落,比喻自己的壯志在艱難時世中遭受挫折。隕(yun),落。英,花。
〔19〕傾:顛覆。華蓋:華麗的車蓋,代指車。
〔20〕駭駟:受驚的拉車的馬。駟:四馬拉一車。摧:折斷。辀(zhou):車轅。
〔21〕“何意”二句:是說哪里想得到千錘百煉的鋼,竟變成了柔軟的繞指之物。
這首詩前半篇列舉歷代先賢事跡,說明詩人雖在困厄之中,而仍想學先賢以輔佐明主匡扶晉室。后半篇感嘆時光流逝、功業未成,抒寫英雄末路的內心悲涼。《詩譜》曾評論劉琨詩為“忠義之氣,自然形見,非有意于詩也。杜子美以此為根本”?!对娖贰丰槍㈢姲l自心聲的特點說:“琨既體良才,又罹厄運,故善敘喪亂,多感恨之詞”,“善為凄戾之詞,自有清拔之氣?!睂τ趧㈢娭笔阈匾芴厣纬傻脑?,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越石英雄失路,萬緒悲涼,故其詩隨筆傾吐,讀者烏得于語句間求之。”總之,劉琨的詩清剛悲壯,生氣充沛,頗有建安風骨。
上一篇:《宋代文學·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傳奇·杜光庭傳奇·王立興唐代傳奇概述》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