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
“喪”是會(huì)意字。甲骨文從三“口”,會(huì)哭喪之意,桑表聲。金文從噩,從亡。小篆“噩”訛變?yōu)椤翱蕖薄k`變后楷書寫作“喪”。漢字簡化后寫作“喪”。
《說文·哭部》:“喪,亾也。從哭,從亾。會(huì)意。亾亦聲。”(喪,喪失。由哭、亾會(huì)意,亾也表聲。)
“喪”的本義為喪失、喪亡。如《韓非子·五蠹》:“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所謂“喪其國”,就是失掉了他的國家。
由喪失,引申指死亡。如任昉《奏彈劉整》:“劉氏喪亡。”又引申指喪儀、喪事,即人死后殮、奠、殯、葬等事宜。如《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
上一篇:《業(yè)》字義,《業(yè)》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業(yè)》
下一篇:《臨》字義,《臨》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