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韓〕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娙柚唬骸拍芩溃涛?不能死,出我袴下?!谑切攀胍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薄笱F,一作胯。《漢書·韓信傳》作“跨”。
〖釋義〗韓信少時曾被迫從淮陰少年雙胯之間爬行,后來卻被尊為上將軍,封為淮陰侯。后遂用“跨下辱、胯下”等表示有才能的人未顯達時被人鄙視、嘲笑,遭受恥辱;又用“胯下韓侯、胯下人”等稱韓信或泛指能夠忍辱的人。
【跨下辱】《晉書·劉喬傳》:“至人之道,用行舍藏,跨下之辱,猶宜俯就,況於換代之嫌,纖介之釁哉!”蘇軾《自凈土寺步至功臣寺》詩:“長逢跨下辱,屢乞桑間飯?!?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zhux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朱熹《次季通韻贈范康侯》:“年來身老大,甘此跨下辱?!?/p>
【胯下】韓偓《息兵》詩:“暫時胯下何須恥,自有蒼蒼鑒赤誠?!?/p>
【胯下韓侯】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出:“看是何人坐上頭,是當日胯下韓侯?!?/p>
【胯下人】陳基《淮陰雜興四首》之一:“老來易感山陽笛,年少休輕胯下人。”
上一篇:勝雞先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舍肉懷歸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