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武”是會意字。甲骨文從戈(武器),從止(腳),會拿著武器去征伐之意。金文與甲骨文基本相同。隸變后楷書寫作“武”。
《說文·戈部》:“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武,楚莊王說:“武力,確定戰功,止息戰爭。所以‘止’‘戈’二字會合成‘武’字。”)
“武”的本義是征伐,與“文”相對。如《尚書·武成》:“偃武修文。”意思就是,停止軍事活動,搞好文化方面的事情。由征戰引申為勇猛。如“孔武有力”就是勇猛有力氣。
行軍打仗,出征的部隊必定要邁著整齊的步伐,所以“武”還引申指腳步。如屈原《離騷》:“繼前王之踵武。”意思是跟上前王的腳步。
上一篇:《樊》字義,《樊》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樊》
下一篇:《殳》字義,《殳》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