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比利·羅斯《醫生為什么來遲了》全文|賞析|讀后感
〔美〕比利·羅斯
一天晚上,快九點鐘的時候,醫生接到一個緊急電話。電話里喊道:“喂, 我這兒是格仁斯·佛爾斯醫院, 請曼·埃克醫生聽電話。”
“我就是曼·埃克!”醫生答道。
“我是格仁斯·佛爾斯醫院的海東大夫。我們醫院剛剛接收了一個重病號,是個孩子。他腦袋中了一顆子彈,體質虛弱,生命垂危,應該馬上動手術。可您知道,我不是外科醫生。”
“我離您那兒有六十英里啊!”曼·埃克醫生說,“您為什么不派人去請梅瑟大夫呢?他就住在你們那城里。”
“他有事出城去了。”海東大夫說,“我請您來,是因為這孩子是你們那城里的人。他來這兒游覽,玩槍的時候走了火,打傷了自己的腦袋。”
“噢,您說這男孩子是阿班尼城的嗎?”曼·埃克醫生問道,“他名叫什么?”
“阿瑟·卡林漢。”
“我不認識他。但是我會盡快趕去的。這兒正下著雪,不過,我想十二點以前我總可以趕到的。”
“我應該事先說清楚,那孩子家里很窮。我估計他們不可能給你多少報酬的。”
“那沒關系!”曼·埃克醫生說。
幾分鐘之后,外科醫生曼·埃克的汽車在城邊被一盞紅燈攔住,不得不停下來。這時,一個身穿舊的黑大衣的人,突然打開車門,鉆了進來。
“開車!”他說,“我有槍!”
“我是一個醫生,”曼·埃克說,“我正急著趕往醫院,給一個重病號動手術……”
“不準羅嗦!”穿黑大衣的人命令道,“朝前開!”駛出城約一公里,他叫醫生停車,把他趕下來,竟自開著車走了。醫生被甩在大雪紛飛的曠野里,呆呆地站了一會兒。
半小時以后,曼·埃克醫生尋找電話機,叫來了一輛出租汽車,急忙趕到火車站。到了那里,他才知道往格仁斯·佛爾斯的火車,要等半夜十二點才開。
凌晨二時,醫生才趕到格仁斯·佛爾斯醫院。海東大夫正等著他。
“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曼·埃克說道,“但半路上,我的汽車被人……”
“您能趕來,就很好了!”海東大夫說,“可惜那男孩一小時前已經死了。”
他倆走過醫院候診室。那個穿黑大衣的人,正雙手抱著頭,坐在那兒發愣。
“卡林漢先生。”海東大夫向那人介紹說,“這位是曼·埃克大夫,他是外科醫生,為了搶救您的孩子,剛剛連夜從阿班尼城趕來的!”
(黃嘉琬 黃后樓 譯)
選自《太原文藝》1983年第5期
【賞析】 法國作家莫泊桑說過這樣一段話: 小說家的目的“決不是給我們敘說一個故事,娛樂我們或者感動我們,而是要強迫我們來思索、來理解蘊含在事件中的深刻的意義。”為此,小說家必須“把固定、粗糙和不動人的現實加工塑造,創造成一個特殊而動人的奇遇”。(《“小說”》)《醫生為什么來遲了》這篇微型小說,不失為一篇“特殊而動人的奇遇”。
小說雖短,但線索卻是雙重的。其一是曼·埃克醫生在晚上九點接到遠在六十英里之外的格仁斯·佛爾斯醫院的海東大夫的緊急電話,要他立即趕去搶救一個生命垂危的小孩。曼·埃克醫生不講任何條件,冒雪出發,計劃在十二點之前趕到。小說通過快節奏的簡短的對話,鮮明地突出了曼·埃克醫生以搶救病人為神圣使命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其二是“穿黑大衣的人”搶劫曼·埃克醫生的汽車,把他甩在大雪紛飛的曠野里,以致延誤了對病人的搶救。這條線索對黑衣大漢雖然用墨不多,但其蠻橫和不講人道的特點,卻還是刻畫得入木三分。這兩條線索平行發展,最后通過海東大夫的“介紹”,使曼·埃克醫生與黑衣大漢“奇遇”,猛然將小說情節推上高潮,既驚心動魄,又含義悠長,攪得小說中的人物和廣大讀者久久不能平靜,不能不思索這一“奇遇”中的深刻意義。
“無巧不成書”,這是人類早就總結出來的一條藝術規律。但怎樣巧,即怎樣運用這一藝術規律,確實大有講究。有些平庸的作品,為巧而巧,雖然也能吸引讀者,甚至使讀者大吃一驚,但終因缺少思想內涵,那些巧便如同過眼云煙而已。 這篇小說中的“巧”則不同,它不僅造成了情節的曲折波瀾,而且使人道主義這一主旨得到了深化。你看,那個“穿黑大衣的人”,在他伸出罪惡的手搶劫醫生的汽車時,醫生明明告訴他:“我正急著趕往醫院,給一個重病號動手術……”醫生的話顯然還沒有說完,“穿黑大衣的人”便以“不準羅嗦!”的命令將醫生的話“腰斬”了,而且將醫生趕下了車。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這個黑衣大漢稍有一點人道之心,等醫生把話講完,也許他當時便會明白醫生去搶救的人是誰,從而使他的孩子免于死亡。可見,這里的省略號并不完全是作者為巧而巧,為制造情節的“陡變”而設置的,而是服從并服務于表現“黑衣大漢”喪失人道精神的特點,它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唯其如此,所以當最后真相大白時,首先便不是讀者,而是這個“黑衣大漢”本人感到震驚、懊悔,不講人道的苦果滋味在他心中一定會比其他人更覺得苦澀。小說結尾處寫道:“那個穿黑大衣的人,正雙手抱著頭,坐在那兒發愣。”在他明白了曼·埃克大夫正是為搶救他的兒子,連夜從阿班尼城趕來時,依然不吭一聲。但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看來,這場“奇遇”已經逼迫他在用沉默“審判”自己的靈魂。
(常根榮)
上一篇:《北國的速寫》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盧眉娘》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