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辛”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把平頭刑刀。金文大體上與甲骨文形體相同,上部加上一橫,表示鏟割的東西。小篆承接金文而來。隸變后楷書寫作“辛”。
《說文·辛部》:“辛,秋時萬物成而孰;金剛;味辛,辛痛即泣出。從一,從,罪也,辛承庚,象人股。凡辛之屬皆從辛。”(辛,代表秋天,秋天萬物成熟了;又代表金,金質剛硬;又代表辛味,味道辛辣,辛辣就感到痛苦,就會流出眼淚。由一、由會意,是罪惡的意思。辛繼承庚,像人的大腿。大凡辛的部屬都從辛。)
“辛”的本義為鏨鑿一類的工具,后引申指刀。用刀勞動很累人,所以又引申指勞苦。如辛苦。人受盡勞苦便覺難過,所以又引申出慟哭、悲傷之意。如李白《中山孺子妾歌》中的“萬古共悲辛”。又引申指辛辣。如五味中的“辣”就是辛。
又假借為天干第八位,用以紀年、月、日。
上一篇:《輯》字義,《輯》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輯》
下一篇:《辰》字義,《辰》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