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疾”是會意字。甲骨文像一個人中了一箭之形。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大致相同。小篆左邊的“人”變成了“疒”。隸變后楷書寫作“疾”。
《說文·疒部》:“疾,病也。從疒,矢聲?!保?,疾病。從疒,矢聲。)
“疾”的本義為箭傷。后來泛指一切疾病。有病則痛苦,故又引申指疾苦、憂患。如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疑是民間疾苦聲?!?/p>
有憂患,則不完美,故又引申指缺點、毛病。如《孟子·梁惠王下》:“寡人有疾?!比秉c令人反感,故引申為憎恨、痛恨。
另外,“疾”字由“矢”(箭)組成,箭矢的飛行速度非???,所以“疾”可以表示快速、急速。如王維《觀獵》:“草枯鷹眼疾?!庇忠曛该艚?、輕快。如孟郊《登科后》:“春風得意馬蹄疾”。
上一篇:《略》字義,《略》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略》
下一篇:《皇》字義,《皇》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