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
“歸”是會(huì)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從帚,聲。金文另加義符“彳”(道路)和“止”(腳),以突出行動(dòng),即女子出嫁。小篆省去“彳”,并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歸”。漢字簡(jiǎn)化后寫作“歸”。
《說文·止部》:“歸,女嫁也。從止,從婦省,聲。”(歸,女子出嫁。由止、由歸省女會(huì)意,表聲。)
“歸”的本義為女子出嫁。如《詩(shī)經(jīng)·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也指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如“歸寧”。引申指返回、回到原處。又引申指歸還。如“完璧歸趙”、“物歸原主”。
又引申指趨向、歸向。如《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又引申指合并在一起。如“歸功”、“歸咎”。又引申指由、屬于。如“這事不歸我管”。
上一篇:《幽》字義,《幽》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幽》
下一篇:《征》字義,《征》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