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殺”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像擊殺后陳列在那里的野獸之形。小篆訛變,另加義符“殳”(手持槌)。隸變后楷書寫作“殺”和“殺”。如今規范化,以“殺”為正體。
《說文·殺部》:“殺,戮也。從殳,殺聲。凡殺之屬皆從殺。”(殺,殺戮。從殳,殺聲。大凡殺的部屬都從殺。)
“殺”的本義就是殺死。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殺之,五十萬。”由殺死引申為戰斗。如《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殺退眾軍將。”
“殺”還可以引申為衰敗。如黃巢《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進而引申指損壞、敗壞、傷害。如“肅殺”、“折殺”。
上一篇:《曰》字義,《曰》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曰》
下一篇:《杞》字義,《杞》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