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子居肓是什么意思
【典源】《左傳·成公十年》:“公 (晉景公) 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唬骸坚t也?!駷橹Y而歸之。”
【今譯】 春秋時,晉景公患病,求醫于秦桓公。秦桓公派醫緩前去治病。在醫緩未到前,晉景公夢見疾病化為兩個小孩,一個說:“緩是良醫,我怕他傷害我們,往哪兒逃呢?”另一個說:“藏在肓之上,膏之下好了,他能把我們怎么樣?”古代醫學稱心尖脂肪為膏,心臟和膈膜之間為肓,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醫緩來后,果然認為病已無法救治。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病情危重,不可醫救; 也以“二豎”等借指疾病。
【典形】 二豎、膏肓之疾,疾豎、晉豎、豎子、豎子居肓、疾號豎子、二豎子。
【示例】
〔二豎〕 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倏忽人世,俄然今古,崇發兩星,醫驚二豎?!?/p>
〔膏肓之疾〕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賦》:“膏肓之疾不救,衰亡之國不理?!?/p>
〔疾豎〕 宋·陸游《草亭獨坐》:“睡蛇死后魔無力,疾豎降來藥有靈?!?/p>
〔晉豎〕 唐·韋莊《賊中與蕭韋二秀才同臥重疾》:“胸中疑晉豎,耳下斗殷牛。”
〔豎子〕 宋·陸游《小疾偶書》:“豎子何勞一除掃,區區猶欲恃膏肓。”
〔豎子居肓〕 宋·陸游《病中作》:“不憂豎子居肓上,已見真人出面門?!?
上一篇:祖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豎子成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