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

“柔”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木,從矛,矛柄要求有韌性、柔軟,故用以會木質(zhì)柔軟之意,矛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柔”。
《說文·木部》:“柔,木曲直也。從木,矛聲。”(柔,樹木可曲可直。從木,矛聲。)
“柔”的本義是木質(zhì)柔軟。如《詩經(jīng)·小雅·小弁》:“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泛指柔弱、柔軟。如李清照《點(diǎn)絳唇》:“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進(jìn)而引申指溫柔。如曹植《洛神賦》:“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
用作動詞,指安撫、平息。如《詩經(jīng)·周頌·時(shí)邁》:“懷柔百神,及河喬岳。”
上一篇:《朿》字義,《朿》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朿》
下一篇:《夢》字義,《夢》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