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

“阻”是形聲兼會意字。小篆從阜(左阝),且聲,且兼表高起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阻”。
《說文·部》:“阻,險也。從,且聲。”(阻,險峻。從,且聲。)
“阻”的本義為險要的地方。如《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
引申為險阻、道路難走。如《孫子·軍爭》:“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又引申指阻止、阻攔。如袁枚《祭妹文》:“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
阻
“阻”是形聲兼會意字。小篆從阜(左阝),且聲,且兼表高起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阻”。
《說文·部》:“阻,險也。從,且聲。”(阻,險峻。從,且聲。)
“阻”的本義為險要的地方。如《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
引申為險阻、道路難走。如《孫子·軍爭》:“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又引申指阻止、阻攔。如袁枚《祭妹文》:“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
上一篇:《鉆》字義,《鉆》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鉆》
下一篇:《姊》字義,《姊》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