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玉,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同名文言小說的女主人公。
蒲松齡的這個短篇描寫了香玉和膠州黃生的愛情故事,并敘述了他們與絳雪的友誼,寫出了香玉和黃生以及絳雪之間“情之所至,鬼神可通,花以鬼從,人以魂寄”的至性深情和生死不渝的美好追求。
香玉原本是勞山下清宮中的一株白牡丹,和她作伴的還有院中一株開紅花的耐冬,叫做絳雪。她們義姊妹雖是花精,能夠自由行動,卻久居觀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就如同舊時女子被鎖在重重深閨之中一樣。然而,她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卻是十分熱烈的。
黃生的到來,打破了觀中的寂寞。當香玉發現了樹下的題詩: “無限相思苦,含情對短窗。恐歸沙吒利,何處覓無雙”之后,馬上明白了黃生“乃騷雅士”。于是不顧人妖之別,不計較前番的驚擾,勇敢地去和自己的意中人相會。
香玉與黃生一見鐘情,迅速相愛并結合。她還表示:愿意“借此(指道觀)與風流士長作幽會”。這些實在是對封建禮教的大膽蔑視和嘲弄。香玉和絳雪“艷麗雙絕”,行動時“袖裙飄拂,香風洋溢”,不僅天生麗質,而且才智超群。香玉毫不忌諱人妖之別,一心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她在答黃生的詩中說: “愿如梁上燕,棲處自成雙?!笔沟命S生感動地拉著她的手說: “卿秀外惠中,令人愛而忘死?!边@種才貌雙全的女子形象,也與舊禮教格格不入。
當有人將牡丹“掘移徑至家”,使得香玉枯萎而死時,黃生“作哭花詩五十首,日日臨穴涕洟”,“淚墮九泉”,念念不忘。因此,香玉雖然由花仙變成了花鬼,仍然對黃生一片癡情。當花神決定讓她“復降宮中”之時,香玉不顧自己仍是花鬼的身份,迫不及待地去向黃生相訴離別之苦。她請求黃生為自己的復活盡力,并懇求絳雪代替自己暫時“陪待郎君”。給了黃生極大的希望和安慰。
有至交方有至誠,有至誠必生至情。香玉復活后,黃生竟入山不歸,與盛開的牡丹為伴。并在自己死后寄魂于牡丹之側,化為一株“一放五葉”的不花牡丹。最后,當雄牡丹被人粗暴地砍死之后,白牡丹當即憔悴而死,耐冬也相繼死去。香玉的死而復生,生而又死,體現了純潔愛情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而黃生寄魂牡丹的情節,則表達了作者對完美愛情的進一步追求。
上一篇:《顏佩韋》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鴉頭》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