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學軍
中篇小說。作者李心田。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初版。曾被譯成英、法、德、日、羅馬尼亞等國文字。小說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為背景,描寫了蘇區人民堅持斗爭的故事,塑造了少年英雄潘冬子的光輝形象。冬子的爸爸潘行義隨主力紅軍北上離開根據地以后,惡霸地主胡漢三反攻倒算竄到柳溪,潘冬子與母親和革命群眾一道堅持斗爭。不幸,在一次外出執行任務時,冬子媽壯烈犧牲,仇恨深深埋在冬子的心底。在老區人民和革命長輩的關懷教育下,潘冬子在戰斗的風雨中鍛煉成長。最后,終于找到了解放軍,當上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后來,他接到了已是副師長的爸爸的來信,為了解放全中國,他與爸爸約好解放后再見面,又踏上新的戰斗征途。小說成功地塑造了潘冬子的形象,展現了他鍛煉成長的過程。父親隨紅軍遠征,母親壯烈犧牲,在革命長輩的關懷下,受到游擊戰爭的艱苦磨煉,這獨特的經歷決定著他英雄性格的形成和發展。敵人的瘋狂,母親的犧牲,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仇恨的種子;人民群眾和革命長輩的關心,又把愛的雨露灑進他的心田。正是在這種恨與愛的交織中,他萌發了階級意識,在革命長輩的培育下迅速成長起來,最后英姿勃勃地走入解放軍的行列。作品充滿了濃郁的抒情性,語言樸素流暢,情節曲折生動,是一部深受歡迎的作品。小說曾被改編為同名影片。
上一篇:王菊延《門內門外文談》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孫宜君《聞捷詩選》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