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郎偉
長篇小說。作者李英儒。小說原載《收獲》1958年第6期。作家出版社1958年12月初版。1960年,作者對初版本進行了修改,1962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這部長篇小說描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地下工作者在敵占區斗爭和生活的故事。1943年冬天,地區團隊政委兼縣委書記楊曉冬受黨派遣,以失業市民身份,前往敵偽占領下的省城開展地下工作。配合楊曉冬進行地下工作的外線力量有城郊武工隊梁隊長,外線交通員金環和楊曉冬的母親楊老太太。內線力量則有高氏叔侄和內線交通員銀環。高老先生的合法身份是省參議,他的侄子高自萍在偽市政府工作。銀環是金環的妹妹,合法身份是市立第三醫院的護士。楊曉冬秘密混進省城后,巧遇革命烈士當年自己的戰友老韓的后代韓燕來兄妹,便在西下洼子暫時居住下來。通過銀環,楊曉冬與高自萍見了面。楊曉冬告訴他近來敵人對交通要道封鎖得很緊,組織上想從內部開辟一條交通線,護送同志過路。沒等楊曉冬說完,高自萍就大發了一通牢騷,說進城時領導對他希望很大,叫干些有份量的工作。現在讓他出出進進送人,是把鋼材當木材用,起重機吊搖籃。楊曉冬問高自萍他們叔侄正在進行什么工作,高自萍說他們正在放長線、釣大魚,策反偽省長吳贊東。楊曉冬壓抑住內心的失望和憂慮告別了高自萍。楊曉冬走后,高自萍覺得自己對這位新來的地下黨領導人態度有失檢點,他很想找個機會彌補一下。過了幾天,偽省長吳贊東新兼警備司令,在省城大戲院唱戲以示慶祝。有人給高參議送來兩張戲票,高自萍認為是大好時機,可以顯示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就通過銀環邀請楊曉冬在戲場會面。楊曉冬利用到大戲場看戲的機會第一次見識了省城敵偽軍政憲的一些頭面人物:偽省長吳贊東、日本顧問團總顧問多田、偽治安軍集團軍司令高大成以及高大成手下的幾個團長。休息時楊曉冬告訴高自萍,對偽省長吳贊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高自萍不以為然。幾天后,上級要求楊曉冬他們設法將隱藏在城內的兩位負責同志轉移出去。楊曉冬在情況很不熟悉的條件下,與銀環和韓燕來兄妹巧設妙計,利用偽治安軍拉煤的大車,與兩位負責同志沖過敵偽把守嚴密的關卡,來到城郊的西馬莊。正當大家松一口氣的時候,偽治安軍的諜報隊長,頗受日本人寵愛的“黑鬼子”藍毛帶人突然闖進楊曉冬他們落腳的趙醫生家。危急時刻,楊曉冬從隱蔽的夾壁墻中悄然走出,以自己對省城敵偽軍情的熟悉,巧言善辯,智斗藍毛,藍毛誤以為楊曉冬是敵偽方面的高級特務,一無所獲,悻悻而去。銀環原是一位天真幼稚的女學生,受姐姐金環的影響參加了革命工作。楊曉冬進城之前,她一直充當地下黨上級與高氏叔侄的聯絡員。開始時,她以革命的友愛和女同志特有的熱情對待高自萍,高自萍工作也還努力。漸漸地高自萍便擺出領導人架子來,神神秘秘,自我封閉,借口形勢復雜而很少開展工作。與銀環見面也不談工作,只是看電影、遛公園、吃小館子,銀環感到十分空虛無聊。楊曉冬的到來仿佛一線陽光射進銀環心中。經歷過幾次共同的斗爭,她發現這位新領導人對革命忠誠,對同志熱愛,沉著鎮定,大智大勇。銀環向楊曉冬打開了感情的閘門,楊曉冬卻冷靜地告訴她,共產黨員要公而忘私,銀環失望而去。這一年春天,省城日軍和高大成的偽治安軍聯合出動,對山區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省城只剩下治安軍第一團關敬陶的部隊留守。楊曉冬偵查到敵人司令部相對空虛,就組織城郊武工隊在一個晚上夜襲了司令部,抓獲治安軍第一團團長關敬陶。楊曉冬對關敬陶進行了一番正面教育后放走了關敬陶。襲擊治安軍司令部的事件,給敵人震動極大,敵人進行了猖狂的反撲。斗爭變得越來越殘酷、嚴峻。多田組織全城的警察和特務力量,四處搜捕、嚴密盤查過往行人。金環就在這種嚴峻時刻不幸被捕。敵人輪番審訊金環,妄圖從她身上打開缺口。關敬陶被放回省城后立刻被多田秘密逮捕。多田一直不相信關敬陶自稱的“潛逃”。金環被捕后,多田決定讓關敬陶見見金環,想從中找出破綻。金環被捕前已知關敬陶是我黨爭取的對象,當關敬陶出現在審訊室里,金環一眼識破敵人的詭計,她撲上去,給了關敬陶幾記響亮的耳光。多田隨后便放松了對關敬陶的關押。多田還不死心,繼續軟硬兼施,企圖從金環口中得到一點有價值的情報。當多田再次單獨審訊金環時,性情剛烈的金環拔下發髻上又尖又硬的簪子,乘多田不備,猛刺多田的咽喉??上Т痰闷艘稽c,多田掙扎之際,向金環連發五槍,金環倒在血泊中。高大成一直對吳贊東心懷怨恨。省警備司令一職原來明擺著是他的,但是在關鍵時刻吳贊東這只老狐貍悄悄走了門子,到手的警備司令竟讓吳贊東搶了去。礙于多田的情面,高大成強壓憤恨,未敢放肆。多田遇刺住院后,高大成以為時機已到,準備發難。恰巧這時“剿共委員會”主任范大昌告訴高大成,吳贊東似乎與共產黨有過接觸。高大成密令藍毛嚴加追查。藍毛很快探到高氏叔侄與此事有關系,準備馬上逮捕高氏叔侄。高參議聞訊,倉皇出逃。高自萍錯過時機,束手就擒。高自萍被捕后,立刻叛變投敵,并供出與楊曉冬的接頭地點和時間。藍毛帶領特務設下埋伏,楊曉冬在約定時間剛一露面,敵人一擁而上,楊曉冬被捕。高大成、范大昌一伙先是把楊曉冬“請”到“宴樂園”,說是要給楊曉冬“壓驚”,以圖在輿論上大做文章,造成楊曉冬投敵的假象。楊曉冬卻把酒宴當做戰場,喝退記者,怒斥群敵。敵人見“軟”的一招失靈,便使出很“毒”的一招。由于外線另一個叛徒的出賣,楊曉東的母親已先期被捕。敵人將楊曉冬帶到楊老太太所在的牢房,企圖以母子之情攻破楊曉冬的精神防線。大義凜然的楊母為了不使兒子的革命意志發生絲毫動搖,乘敵人看守不嚴,從三樓平臺上跳下身亡。母親的慘死使楊曉冬對敵人更增添了百倍的仇恨,他決心學母親的榜樣,寧死不屈。武工隊的梁隊長和已打入治安軍內部的韓燕來通過“關系”告訴楊曉冬,他們準備劫獄營救。楊曉冬改變斗爭策略,利用高大成和范大昌急于向日本人請功的心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使敵人放松了警惕。韓燕來終于在一個晚上混入監獄,救走楊曉冬。在銀環和銀環的好友小葉的掩護下,楊曉冬隱藏在教會醫院里,躲過敵人的全城大搜捕。經歷了殘酷斗爭,生死考驗,此刻楊曉冬心中充滿感慨和柔情。他終于把母親遺下的那枚紅心戒指戴在了銀環的手上。銀環百感交集。高大成因為楊曉冬的越獄逃走,怕日本人面前說不過去,就下令將高自萍綁了,押往西關菜市口槍斃,然后向日本人謊稱越獄“共黨”已被就地正法。武工隊的梁隊長和隊員“膘子”本來是配合韓燕來營救楊曉冬的,由于當時的形勢急迫和混亂,一時間與別的地下工作者失去了聯系。后來聽說敵人抓住了越獄潛逃的“共黨分子”,并要立刻槍決,誤以為楊曉冬再入虎口。他和“膘子”決定鋌而走險,劫刑場。等他們潛入刑場才發現被槍殺的并不是楊曉冬。梁隊長和“膘子”把正要拔出的手槍又插回腰間。沒想到,他倆這一舉動被混在人群中的范大昌察覺。范大昌“唿哨”一聲,特務們撲上去將梁隊長和“膘子”抓獲。梁隊長和“膘子”被抓后,楊曉冬心急如焚。不久,他得到情報,敵人一個星期后要將梁隊長等犯人押往馬駒橋。銀環從關敬陶處得到的消息也證實了這一點。楊曉冬與上級取得聯系,請求派主力部隊配合打伏擊。上級很快同意了城中地下黨的請求,一切準備就緒。然而,事情突然發生了變化,敵人將押解日期提前,原先的計劃眼看要全部落空。梁隊長從獄中送出信來,告訴楊曉冬他們他已聯絡好獄中同志,決定中途暴動,希望外面的同志予以援助。楊曉冬當機立斷,決定在主力部隊無法趕到的情況下,帶領不多的人馬襲擊汽車,營救戰友,并乘勢促使關敬陶的第一團起義。這一在倉促之中制定的計劃取得驚人成功。一直首鼠兩端的關敬陶終于宣布起義,罪大惡極的藍毛被擊斃,高大成被一槍從馬上撂下來,范大昌則被抓獲。戰斗結束后的當天夜里,楊曉冬和銀環以革命伴侶身份前往北京去開辟新的地下工作局面,經過斗爭的考驗已逐漸成熟的韓燕來兄妹則將再一次回歸省城,繼續戰斗在敵人心臟。《野火春風斗古城》以頗帶傳奇色彩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革命斗爭中的一條特殊戰線——地下工作艱險、復雜、殘酷、嚴峻的真實圖景,相當感人地塑造了楊曉冬、金環、楊老太太等一批地下工作者的英雄群像,表現了他們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手中無寸鐵,腹內有雄兵”的英雄氣概。全書故事驚險、曲折,情節安排跌宕有致,語言樸實、生動,富于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韻味。小說一經發表,立刻便以其題材的新穎、情節的曲折、人物塑造的成功而引起強烈反響,報刊上曾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部小說曾被改編為同名電影。
上一篇:張艷華《野人》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土曉文《野狼出沒的山谷》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