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曉文
中篇小說。作者霍達。發(fā)表于《花城》1986年第3期。獲1985—1986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這是一個發(fā)生在北京一個普通胡同里的故事。1965年夏天,胡同里搬進了一家“外來戶”——德子和德子媳婦。德子是蹬三輪的大老粗,德子媳婦是一個有教養(yǎng)、有風度的漂亮婦人,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她對每一個鄰居都熱情相待,對街道主任孫桂貞的低能兒瘋順兒也一視同仁。孫桂貞的女兒娟子交的男朋友許炳炎是個有婦之夫,妻子找上門來吵架,鄰居們都在看熱鬧,德子媳婦上前拉架,制止了一場斗毆。梁思濟是個醫(yī)生,妻子跟他離婚了,他上有老母,下有三個女兒,醫(yī)院領(lǐng)導派他去支援三線,他生活困難,請領(lǐng)導另考慮人選,結(jié)果被開除公職,生活更加不幸。德子媳婦不斷地在生活上幫助梁奶奶。德子媳婦的品行受到鄰居們的一致稱贊。四清運動來了,孫桂貞發(fā)動群眾斗爭“漏網(wǎng)地主”黑子奶奶。在批斗會上,德子媳婦在訴苦時不慎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在解放前她被人賣進妓院當了妓女,結(jié)果她從此便被人另眼看待。娟子結(jié)婚,她送去一對枕套,卻被惡意嘲諷。1966年“文化大革命”到來,黑子奶奶被遣回原籍,憋氣的黑子不敢去斗“光榮烈屬”孫桂貞,卻揪斗起了德子媳婦。德子媳婦白天去掃街,晚上做晚“請示”,但還是無微不至地照顧德子。兩個人心心相印,艱難度日。粗俗的鍋爐工馬三勝欺負她,她只好忍氣吞聲。毛澤東逝世時,德子媳婦請求守一夜靈,孫桂貞也不允許。粉碎“四人幫”后,梁思濟平反了,黑子奶奶從鄉(xiāng)下也回來了。孫桂貞家從臺灣來了人。原來,他丈夫不是被國民黨殺害的烈士,而是去了臺灣。孫桂貞現(xiàn)在又可以為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作貢獻了。只有德子媳婦還像以前一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電影《望鄉(xiāng)》放映時,又引起了她痛苦的回憶和人們的議論,更重要的是德子這時也對她失去信任,搬出去住了。這使德子媳婦完全喪失了生活下去的信心,終于自殺身亡。《紅塵》深刻地反映了中國人傳統(tǒng)的文化心理所造成的善于嫉妒、恃強凌弱、長于誹謗的人格等對善良的德子媳婦的巨大戕害,而同樣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德子媳婦自己怯懦、任人擺布的性格也是她悲劇形成的重要原因。作品語言頗具北京地方特色,敘述質(zhì)樸無華,深得老舍京味小說的底蘊。
上一篇:孫宜君《紅云崖》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李曉曄《紅巖》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