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善辯的公孫龍與《公孫龍子》·馬與白馬》注釋|譯文
馬固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已耳①,安取②白馬?故白馬非馬也。(《公孫龍子·白馬論》)
【注釋】①已耳:“已”是而已,“耳”是語氣詞,表示肯定。②安取:如何取得。
【譯文】馬都是有顏色的,所以才有白馬的存在,馬要是沒有顏色,馬就只是馬如此而已。如何取得什么白馬?所以白馬不是馬。
【評說】實際上,公孫龍承認“白馬是(屬于)馬”這一常識命題,并且認識到“白馬”與“馬”的關系,是種概念和屬概念的關系,但是種概念與屬概念不能夠等同。“馬”這個概念的內涵只反映一切馬所共有的性質,其中并沒有顏色的性質。“白馬”的內涵則是一切馬所共有的性質又加上“白”的性質,所以“白馬”非“馬”。“白馬”和“馬”這兩個概念是互相聯系的,但是它們又是有區別的。
可以說,公孫龍提出“白馬非馬”,是當時人們的邏輯思維達到一個較高階段的表現。
上一篇:《中國邏輯史上著名的詭辯命題·飛鳥不動》注釋|譯文
下一篇:《“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墨子與《墨經》·概述·駁“辯無勝”》注釋|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