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友書·答長孫無忌請誅段志沖手詔》注釋與鑒賞
唐·李世民
朕聞以德下人者昌②,以貴高人者亡③。是以五岳凌霄④,四海亙地⑤,納污藏疾⑥,無損高深。志沖欲以匹夫解位天子⑦,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當無罪,是其狂也。譬尺霧障天,不虧于大;寸云遮日,何損于明?今卿等皆欲致以極刑⑧,意所不忍??筛斪h,任流遠方⑨。
[注釋]① 長孫無忌: 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太宗長孫皇后之兄,太宗、高宗兩朝宰相。② 下人: 對人謙讓。③ 高人: 凌人。④ 五岳: 中岳嵩山、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⑤ 四海: 猶言天下。古人以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亙(gèn)地: 連接大地。⑥ 疾: 毒害之物。⑦ 解位天子: 解除天子職位。⑧ 極刑: 指死刑。⑨ 流: 流放。
[作者]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大業十三年(617年)從父李淵于太原起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武德九年(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繼帝位。在位期間,任用賢良,虛懷納諫,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和府兵制度,使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又加強對地方官吏考核,發展科舉制度等等,使文化得以昌盛,史家譽為“貞觀之治”。又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君主尊為“天可汗”。著有《帝范》等,總結政治經驗,評述本人功過。
[鑒賞]寬容、仁厚是英明君主的必備要質。段志沖以一匹夫之身而欲解天子之職,在一般封建帝王和大臣的眼里實犯不赦之罪。況唐太宗向來虛懷若谷,從諫如流,是中國封建史上難得之明主,有何錯竟要被解天子之位呢?可見段志沖狂妄之極。故大臣如長孫無忌等斥其犯上作亂,請以誅滅其身。而唐太宗卻以一帝王開闊之胸襟,容納百川之雅量,不忍致以極刑。太宗說得好:“五岳凌霄,四海亙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尺霧障天,不虧于大;寸云遮日,何損于明?”胸襟和雅量來自于國力上升所帶來的自信,來自于對自己品行和功德的理解。從這里,我們也似乎找到了初唐社會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的部分原因。
上一篇:《書信鑒賞·友書·答謝民師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情書·給亡婦》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