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友書·報劉一丈書》注釋與鑒賞
明·宗臣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①,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饋遺②,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③,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世之所謂孚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④。門者故不入⑤,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入⑥,而主者又不即出見,立廄中仆馬之間⑦,惡氣襲衣袖,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倦⑧,謝客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又不敢不來。夜披衣坐,聞雞鳴,即起盥櫛⑨,走馬抵門。門者怒曰:“為誰?”則曰:“昨日之客來。”則又怒曰:“何客之勤也!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客心恥之,強忍而與言曰:“亡奈何矣⑩,姑容我入。”門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廄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主者曰:“進!”則再拜,故遲不起,起則上所上壽金⑪。主者故不受,則固請,主者故固不受,則又固請,然后命吏內之⑫。則又再拜,又故遲不起,起則五六揖,始出。出,揖門者曰:“官人幸顧我,他日來,幸無阻我也!”門者答揖。大喜奔出,馬上遇所交識,即揚鞭語曰:“適自相公家來,相公厚我!厚我!”且虛言狀。⑬即所交識,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語人曰:“某也賢!某也賢!”聞者亦心計交贊之⑭。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長者謂仆能之乎?
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伏臘一刺之外⑮,即經年不往也。間道經其門⑯,則亦掩耳閉目,躍馬疾走過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則仆之褊衷⑰,以此常不見悅于長吏。仆則愈益不顧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長者聞之,得無厭其為迂乎?
鄉園多故⑱,不能不動客子之愁⑲。至于長者之抱才而困,則又令我愴然有感⑳。天之與先生者甚厚,亡論長者不欲輕棄之㉑,即天意亦不欲長者之輕棄之也,幸寧心哉㉒!
[注釋]① 長者: 長輩,指劉一丈。劉一丈: 名玠,字國珍,號墀石,排行第一,是作者父親的朋友。② 饋(kuì)遺(wèi): 贈送禮品。③ 孚: 信任。④ 權者: 有權勢的人。⑤ 門者: 守門人。⑥ 刺: 謁見的名帖。⑦ 廄: 馬棚。⑧ 相公: 對宰相的一種稱呼。⑨ 盥櫛(zhì): 洗臉和梳頭。⑩ 亡奈何: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亡: 通無。⑪ 壽金: 奉獻金銀以為祝壽進見之禮。這里實際是指賄賂。⑫ 內: 通納,收下。⑬ 且虛言狀: 又偽稱宰相厚待他的情狀。⑭ 心計交贊之: 考慮后交口稱贊他。心計: 心中盤算。交: 交相。⑮ 歲時伏臘: 指夏天的伏日和冬天的臘日,是古時進行祭祀的重大節日。⑯ 間: 間或,有時。⑰ 褊(biǎn): 狹隘,狹小。⑱ 多故: 多變故。⑲ 客子: 旅居在外的人,作者自指。⑳ 愴(chuànɡ)然: 悲傷的樣子。㉑ 亡論: 用不著說。亡: 通無。㉒ 寧心: 安心。
[作者]宗臣(1525—1560),字子相,興化(今江蘇興化)人。嘉靖進士,官至福建提學副使。曾作文譏刺權相嚴嵩。在福建布政參議任內,曾率眾擊退倭寇。詩文主張復古,與李攀龍等齊名,為“后七子”之一。著有《宗子相集》。
[鑒賞]明世宗嘉靖年間,嚴嵩父子把持朝政,賣官鬻爵,殘害忠良。一時之間,世綱崩壞,奸風四起。無恥之徒紛紛趨炎附勢,助紂為虐,社會上更是賄賂公行,黑白顛倒。宗臣的這一封信,恰好活畫出這一時期的社會眾生相。作者幾乎是用一種漫畫式的手法,生動而又傳神地活現出那些奔走于官場的反面人物的嘴臉: 鉆營者的委屈求全、忍氣吞聲、奴顏婢膝,一旦達到目的后,卻是虛張聲勢、眉飛色舞,趾高氣揚;看門人狐假虎威、仗勢欺人,又不失時機地敲詐勒索;所謂的“相公”嚴嵩更是權勢熏天、倨傲做作,實際上卻貪贓納賄,結黨營私。作者選擇了這最典型的幾個鏡頭,繪聲繪色地暴露出整個社會政治的黑暗。同時也將自己的憤世嫉俗之情,傲岸耿介之意,盡瀉于此。
上一篇:《書信鑒賞·友書·報任安書(節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情書·報卓文君書》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