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友書·與李翰林建書》注釋與鑒賞
唐·柳宗元
杓直足下: 州傳遽至②,得足下書,又于夢得處得足下前次一書③,意皆勤厚。莊周言,逃蓬藋者,聞人足音,則跫然喜④。仆在蠻夷中,比得足下二書⑤,及致藥餌,喜復何言?仆自去年八月來,痞疾稍已⑥,往時間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用南人檳榔、余甘⑦,破決壅隔大過⑧,陰邪雖敗,已傷正氣,行則膝顫,坐則髀痹⑨。所欲者補氣豐血,強筋骨,輔心力。有與此宜者,更致數物,忽得良方偕至益善。
永州于楚為最南⑩,狀與越相類⑪。仆悶即出游,游復多恐。涉野則有蝮虺、大蜂⑫,仰空視地,寸步勞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⑬,含怒竊發,中人形影,動成瘡痏⑭。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復不樂。何者?譬如囚拘圜土⑮,一遇和景,負墻搔摩,伸展支體,當此之時,亦以為適。然顧地窺天,不過尋丈,終不得出,豈復能久為舒暢哉?明時百姓⑯,皆獲歡樂,仆士人,頗識古今理道⑰,獨愴愴如此⑱!誠不足為理世下執事⑲,至比愚夫愚婦又不可得,竊自悼也!
仆曩時所犯,足下適在禁中⑳,備觀本末,不復一一言之。今仆癃殘頑鄙㉑,不死幸甚!茍為堯人㉒,不必立事程功㉓,唯欲為量移官㉔,差輕罪累㉕;即便耕田藝麻㉖,取老農女為妻,生男育孫,以供力役;時時作文,以詠太平。摧傷之余,氣力可想。假令病盡已,身復壯,悠悠人世,越不過為三十年客耳!前過三十七年,與瞬息無異,復所得者,其不足把玩,亦已審矣㉗。杓直以為誠然乎?
仆近求得經史諸子數百卷,常候戰悸稍定時即伏讀㉘,頗見圣人用心,賢士君子立志之分。著書亦數十篇,心病,言少次第,不足遠寄,但用自釋㉙。貧者士之常,今仆雖羸餒,亦甘如飴矣㉚。足下言,已白常州煦仆㉛,仆豈敢眾人待常州耶㉜?若眾人,即不復煦仆矣。然常州未嘗有書遺仆㉝,仆安敢先焉?裴應叔、蕭思謙㉞,仆各有書,足下求取觀之,相戒勿示人。敦詩在近地㉟,簡人事,今不能致書,足下默以此書見之㊱。勉盡志慮,輔成一王之法,以宥罪戾。不悉。宗元白。
[注釋]① 李建: 字杓直,曾任翰林學士,時任殿中侍御史。② 州傳遽(jù)至: 官府間傳遞的信件來到。③ 夢得: 劉禹錫字。④ “莊周言”四句: 意為逃身荒僻之地的人,聽到有人腳步聲,便高興起來。蓬藋(dí): 草莽荒穢之地。跫(qióng)然: 腳步聲。一說為欣喜的樣子。此取后義。⑤ 比: 近來。⑥ 痞疾: 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疾病。⑦ 檳榔: 產于熱帶。用以入藥,為消導品。⑧ 壅隔: 體內氣血不通。⑨ 髀(bì)痹: 大腿及股部腫痛麻木。⑩ 楚: 泛指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區。⑪ 越: 這里指南越,即兩廣地區。⑫ 蝮虺(huì): 蝮蛇。⑬ 射工: 蟲名。《博物志》稱射工蟲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沙虱: 水邊草地的小蟲,會刺皮膚害人。⑭ 痏(wěi): 瘢痕。⑮ 圜(yuán)土: 牢獄。⑯ 明時: 治平之時。⑰ 理道: 治道,治天下的道理。唐人避高宗李治諱,用“理”字代“治”字。⑱ 愴愴(chuàng chuàng): 失意貌。⑲ 執事: 古時指侍從左右供使令的人。⑳ 禁中: 宮中。㉑ 癃殘: 彎腰曲背,身體病殘。㉒ 堯人: 唐堯時代的百姓。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諱,用“人”字代“民”字。這里是說做當代的老百姓。㉓ 立事程功: 建立事業,從而考核勞績。㉔ 量移官: 調一近職。量移,唐代被貶到遠方的官吏,遇赦調到近處任職。 ㉕ 差: 稍微。㉖ 藝麻: 種麻。㉗ 審: 明白。㉘ 戰悸: 發抖心跳。㉙ 自釋: 自己解悶。㉚ 飴(yí): 用麥芽制成的糖漿。㉛ 常州: 指李建之兄李遜,當時任常州刺史。煦(xù): 溫暖,這里是照顧的意思。㉜ 眾人: 一般人。㉝ 遺(wèi): 送。 ㉞ 裴應叔: 裴塤。蕭思謙: 蕭俛。㉟ 敦詩: 崔群字,清河人。當時任翰林學士,接近皇帝,地處機要,按規矩不能與人多往來。㊱ 默: 暗中。㊲ 一王之法: 一代王朝的法度。㊳ 不悉: 不詳細多寫。
[作者]柳宗元(773—819),唐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解州)人,世稱柳河東。貞元進士。與劉禹錫等參加主張革新的王叔文集團,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后又改任柳州刺史,死于任所,故又稱柳柳州。和韓愈同為古文運動領袖,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峭拔矯健,說理之作、山水游記、傳記文、寓言等并擅勝場。詩歌清峭孤幽。哲學上亦有《天說》、《天對》等重要論著。有《河東先生集》。
[鑒賞]早在柳宗元任集賢殿書院正字的時候,就與李建等青年結下了深厚的友情。這次他所參加的王叔文革新集團失敗后,被遠貶荒蠻偏僻的永州。政治上的失意和不祥之感,物質上的貧乏和窮困,身體的虛弱和病痛,都攫緊了這位曾以天下為己任的著名才子的心。他心懷憂懼,思存渴念,希望昔日的老友們能傾聽他的心聲,伸出援助之手。文章寫出了作者身處惡水窮山的悒郁不展之意,亦寫出了渴求北上、平安度日之心。文章運意深沉,凄惻傷懷。其辭哀,若幽咽泉流,阻塞難通;其語悲,若深谷猿啼,凄厲悠長;其情冤,若豪俊之士,背負傷痛,身踩絕地而四顧茫然,放喉長嘯。然而,正因為有了永州的十年磨難,柳宗元才可能給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中增添上諸如《永州八記》、《段太尉逸事狀》之類著名的文學珍品。
上一篇:《書信鑒賞·友書·與朱元思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家書·與琮子》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