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友書·與朱元思書》注釋與鑒賞
南朝梁·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漂碧③,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④,猛浪若奔。夾峰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⑤,互相軒邈⑥。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⑦,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⑧,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⑨,窺谷忘反。橫柯上蔽⑩,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注釋]① 一作《與宋元思書》。② 富陽、桐廬: 今屬浙江。③ 漂: 水面漂浮。④ 急湍: 急流。甚箭: 比箭還要快。⑤ 負勢: 恃勢。勢: 指山水的氣勢。⑥ 互相軒邈: 猶互比誰高孰遠。軒邈: 高遠。⑦ 轉: 通囀,發聲。⑧ 鳶(yuān)飛戾天: 鳶: 鷹類猛禽。戾: 至。這里鳶飛戾天者指政治上追求高位的人。⑨ 經綸世務: 指從政做官。⑩ 柯: 樹枝。
[作者]吳均(469—520),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貧寒,聰慧好學。初為吳興郡主簿,累遷至奉朝請。通史學,擅長詩歌、散文。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體清拔省凈,時人效之,號“吳均體”。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吳朝請集》。別有小說《續齊諧記》。
[鑒賞]這是一封著名的描述山水的信。作者先按照視線的轉移,由水及山,一股清新駘蕩之氣已是撲面而來。其后又讓畫面在視覺和聽覺之間互換,在靜物與聲響之間交替,點染出一幅幅和諧精雅、安寧靜謐的富春江圖。文中的敘事、描畫、議論融為一體,既成優美渾成之意境,又現作者清高怡淡之意趣。梁代為駢體文之盛期,故此信亦是字句整飭,音節鏗鏘,對偶精工。其幽雋之詞,流麗之筆,美不勝言。
上一篇:《書信鑒賞·友書·與曹公論盛孝章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友書·與李翰林建書》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