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家書·與十二侄》注釋與鑒賞
宋·歐陽修
自南方多事以來①,日夕憂汝。得昨日遞中書②,知與新婦、諸孫等各安,官守無事,頓解遠想。吾此哀苦如常③。
歐陽氏自江南歸朝④,累世蒙朝廷官祿,吾今又被榮顯⑤,致汝等并列官裳⑥,當思報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盡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臨難死節,亦是汝榮事;但存心盡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昨書中言欲買朱砂來,吾不闕此物⑦。汝于官下宜守廉⑧,何得買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飲食物外,不曾買一物。汝可安此為戒也!
已寒,好將息。不具。吾書送達通理十二郎。
[注釋]① 南方多事: 指北宋仁宗年間廣西一帶的農民起義。時歐陽修之侄通理任象州(今屬廣西)司理。② 遞中書: 通過驛站傳來的書信。③ 哀苦如常: 時歐陽修正遭母喪,故稱。④ “歐陽”句: 宋太祖趙匡胤滅南唐,統一江南,歐陽氏先輩隨之入宋。⑤ 被榮顯: 蒙受榮耀顯達,指擔任朝廷重要職務。⑥ 官裳: 官員的衣著,此指官職。⑦ 闕: 通缺。⑧ 官下: 指官職管轄地域內。
[作者]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累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生平喜獎掖后進,曾鞏、王安石、蘇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稱譽。于文學、史學均卓有成就。曾奉詔與宋祁等修《唐書》(《新唐書》),自撰《五代史》(《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
[鑒賞]這是歐陽修寫給侄子的一封家書。在這短短的家書中,透過字里行間,可見歐陽修為人之一斑。因廣西多事,對遠在那里為官的侄兒一家深為擔憂,而在收到他們的平安家書后“頓解遠想”,體現出對下一輩的關切之情。同時,歐陽修勸勉侄兒要盡心國事,“當思報效”,對公事要“盡心向前”,“存心盡公”,“不得避事”,至于“臨難死節”,亦當義無反顧。對于自身,歐陽修則能克己奉公,他勸阻侄兒為其購買朱砂的打算,并告誡他在任所應守廉而不宜買當地特產,又告訴其侄兒,自己在任所“除飲食物外,不曾買一物”,并要侄兒以此為戒,謹守教訓。這封信從一個方面顯示出歐陽修潔身自好、為官清廉的品格。
上一篇:《書信鑒賞·家書·與兒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友書·與友人論學書》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