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托·貝恩哈特《獨裁者》全文|賞析|讀后感
〔奧地利〕托·貝恩哈特
在一百多個求職者中,獨裁者挑選了一個擦鞋人。獨裁者要他干的活僅僅是替自己擦鞋。對這個頭腦簡單的鄉下人來說,這種活對身體有好處,因此,他的體重迅速增加,隨著歲月流逝,他長得快和自己的上司——他直接服務的獨裁者——一模一樣了。也許,這還由于擦鞋人吃的伙食同獨裁者一樣的緣故。不久,擦鞋人長出了一個同獨裁者一樣胖乎乎的鼻子,頭發脫落了,又露出了一個同樣光禿禿的腦袋。他的那張肥圓的嘴巴朝前突出,咧嘴一笑便露出了牙齒。所有的人,甚至部長們和獨裁者的親信,都對這個擦鞋人畏懼三分。到了晚上,他穿著長統靴,蹺起二郎腿,撥琴弄弦,自得其樂。他常常給家里人寫長信,家人便在全國各地為他宣揚,“誰要是成了獨裁者的擦鞋人,”他們說,“誰就是獨裁者最親近的人。”說實話。擦鞋人也的確是獨裁者最親近的人,因為他必須時時刻刻坐在獨裁者的門前,乃至在那里睡覺。不管出了什么事,他都不得擅離職守。可是有一天晚上,他覺得自己已經有了足夠的精力,便直接穿門進屋,叫醒獨裁者,將他揍倒在地,獨裁者就這樣斷了氣。擦鞋人迅速脫下自己的衣服,給死去的獨裁者穿上,自己則套上了獨裁者的外衣。面對著獨裁者的穿衣鏡,擦鞋人確信,自己看上去確實和獨裁者形同一人。于是,他果斷地沖到門口,大聲叫道,擦鞋人突然想謀害他,為了自衛他已將擦鞋人打死在地,你們快把尸體搬走,并且通知擦鞋人的家屬。
(柳維堅 譯)
選自《外國文學報道》1985年1期
【賞析】 在我國的戲劇舞臺上,有真假美猴王, 真假駙馬, 等等。 真真假假,假戲真做,引起劇情的喜劇性的變化,給人們深刻印象,長期在民間流傳。
《獨裁者》并非以情節曲折變化見長,而以哲理思想給人們啟迪取勝。
獨裁者從一百多個求職者中挑選了一個擦鞋人,這好像并不是值得作為小說的題材的一件大事。然而,“獨裁”與“一個”結合在一起,情況有了變化。開始,隨著歲月的流逝,擦鞋人長得像獨裁者; 接著,所有的人都怕酷似獨裁者的擦鞋人; 再接著,擦鞋人成了獨裁者最親近的人;最后,擦鞋人殺死了獨裁者,他自己變成了獨裁者。
顯赫一世、擁有無比權力的獨裁者被一個擦鞋人輕易地推翻,落個死于非命,當然是偶然的,不過,你要是細細一想,這個結局也是必然的,至少作者通過作品是這么認為的。
本篇小說撇開了人物性格的刻劃、生活場景的描繪等等的一般的表現手法,而用說故事的方式來表現。敘述、交代,十分清楚,具體的描寫也完全融化在故事的進程中。你看,說擦鞋人漸漸地長得像獨裁者,不僅胖乎乎的鼻子是一樣的,光禿禿的腦袋是一樣的,肥圓的嘴巴也是一樣的,擦鞋人咧嘴一笑,露出牙齒,使所有的人,甚至連獨裁者的親信都畏懼三分。這種鋪排,這種渲染,也是說故事的通常的表現手法。
顯然,作者是個說故事的能手。
(曹金林)
上一篇:《狗的友誼》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獨角獸》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