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澤時《“現代派”》全文|賞析|讀后感
陶澤時
“哎呀呀,昨晚你沒去。虧,虧,太虧了!”O君還沒坐下,就為朋友惋惜起來,“唉,你簡直無法想象外國的戲劇發展到什么地步了。昨晚演出《The Modernism》(現代派),外國獲獎的名劇,七點半開演,等到八點,幕沒開,我以為可能是哪個首長沒來。八點半,沒開,我以為道具布景復雜難裝。九點,還沒開! 我想是不是出事羅,主角病了什么的。九點半,報幕的出來了,你猜她說什么?——演出到此結束! 乖,這個點子太絕。奇才!奇才!”
這位朋友完全被他吸引住了。一撮茶葉捏在手尖不動,驚詫地睜著大眼聽他講。
“厲害啊,厲害! 現代派的東西不得了的厲害。外國人專門會別出心裁。新、奇、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哩。昨晚有人罵起來,說白白浪費了兩小時,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懂。唉! 對! 膽子要大,構思要奇,要新,要……喔!”突然,他從沙發上彈了起來,箭步向門外奔去。
“哎,怎么啦?”
“靈感,靈感來了……”
過了一些日子,這位朋友到O君家做客。恰巧郵遞員送來一封信。打開一看:
“O同志:
你的詩作《想象》經研究立即刊用。
《新潮流》編輯部”
信中附有一份目錄。
“啊,我的處女作發表了,一炮就響! 記得吧,我上次講的那個靈感?我寄了一張空白稿紙給他們,標明是一首詩。聰明的編輯理解了。現代派講究用最少的文筆給讀者最大的想象余地。我寫的是一首一個字也沒有的詩,讓編輯在雜志上留一塊空白,給讀者以無限的想象。這就是我的作品。怎么樣,構思絕不絕? 呵,《新潮流》啊《新潮流》,我早就覺得你很對我的味。我敢打賭,這一期我的名字比誰都響!”
他翻開打印的目錄找自己的名字,雙手快活得直抖.可是他橫掃豎瞄,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他急了,用指頭一個字一個字地扒著找,還是沒找到。
“啊呀,別找了。”朋友站起來,拍拍他的肩告辭了。臨走撂下一句話:“這還不明白?!那編輯比你還要‘現代派’!”
選自《周末》
【賞析】 《“現代派”》是一篇微型諷刺小說。
作品對那位不知現代派為何物卻自詡為現代派者的O君作了絕妙的諷刺。O君對子虛烏有的戲劇《現代派》拍案叫絕,贊嘆不已,苦心仿效,投出一首子虛烏有的詩歌 《想象》,聰明的編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報之以子虛烏有的刊物目錄,打破O君的好夢,關于所謂虛無就是“現代派”的神話也不攻自破。
這篇小說的人物、情節都夸張到了荒誕的地步。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可能有把O作為藝術作品的O君,然而,O君身上的那種盲目崇拜、盲目趨時、盲目學步的行為原則,卻在許多人身上都能看到。作者用極度夸張的方法,把人們的通病放大再放大,從而清晰地顯示其荒謬可笑的本質。于荒誕中見真實,產生極大的諷刺力量,正是這篇諷刺小說的一個成功之處。
這篇小說的諷刺力量還來自情節發展所形成的喜劇性結構框架。從情節的開端到發展,主人公O君一直非常自信自得,精神處于亢奮狀態,自我感覺越來越好,然而正當他熱切地期待成功的時候,卻出現了出人意料之外的逆轉。小說的結局變成一種爆炸式的解除,是對前面情節的否定。對人物的無言的嘲諷都蘊含在這個喜劇性的結尾之中。
作為一篇諷刺小說,作品對于人物的描寫也是喜劇化的。這篇小說的內容主要由人物的對話構成。O君的三大段獨白是維妙維肖的自我表演和自我暴露。明明沒有看到什么戲,卻對戲發表了兩大段宏論,明明是一張空白的稿紙,卻自吹自擂了一番創作詩歌的體會,人物的言語與客觀事物形成矛盾,這種矛盾就是對人物的有力諷刺。小說中O君的朋友所說的話雖然不多,卻有畫龍點睛之作用,使得O君處于尷尬的境地,越發顯得可笑。從人物語言的結構來看,口語化,富有動作性,富有情緒性,完全采用了戲劇臺詞的寫法,加強了喜劇表現力,造成了全篇小說的喜劇氣氛。
對人物的命名也含有諷刺和荒誕的意味,崇拜“零”的人,對著“零”發議論的人,得到“零”的結果的人,他的名字只能是“零”。
上一篇:《“書·法·家”》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蹩腿馬”》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