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雅羅斯拉夫·哈謝克《善人》全文|賞析|讀后感
〔捷克〕雅羅斯拉夫·哈謝克
“真善人”行善俱樂部委員會,在十二月初結賬的時候,發現他們還有一百二十克朗的現款。于是委員們便聚集在俱樂部的房間里,商量在圣誕節以前怎么樣更好地利用這筆款項。
滿臉酒氣的主席正在喋喋不休地大談孤兒寡母,甚至還臉色陰郁地講起,一個在圣誕樹上上吊的窮寡婦的秘史??山又麉s打起嗝來,并讓人去給他拿李子酒來。
這時, 出納員又弄來三瓶啤酒,委員會這才又議論起這筆慈善基金的最適宜的用途來。當主席喝了兩口摻在啤酒里邊的李子酒后,建議在報紙上征求窮苦的孤婦五名,可是一定要在征求啟事里講清,只有那些清貧、拖兒帶女、既賢德又正經的的孤孀才能應征,并請他們在每天晚上五點至六點之間,來行善俱樂部交呈應征申請書。
對入選的寡婦,每人將發給二十克朗的救濟金,五名一共一百克朗。還剩下二十克朗,而這筆錢又該怎么樣處理呢。
委員們機智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他們決定用剩余的這筆款買酒喝,于是這樣便把這筆慈善基金變成了一個整數。
從登報征求以來,效果很好。主席在每天晚上五至六點之間,坐在俱樂部里,一邊喝著酒,一邊面色陰郁地收著寡婦們呈交來的申請書。頭一天就收了六十份,尚有二十份是郵寄來的。主席給弄得十分疲乏,心中很是焦躁,對行善之事已經不那么樣熱心了。這群源源不斷地涌上門來的寡婦們,一個個吻著他的手,向他哭訴著,使得他沒有好氣。
有一個寡婦領進屋里十二個小孩子來,可憐的主席睜大了眼睛呆呆地盯視著那群相貌幾乎完全相同的小家伙。只聽母親一聲令下,他們便一齊大放悲聲,并吻起他的手來。他們那副埋汰的樣子,在主席的眼里更顯得格外可憐。使得他幾乎要從自己衣袋里掏出幾個小錢來賞賜他們。
不料正在這個時候,又有一群人蜂擁著進入房間。這一次共有五個小家伙,由一個威風凜凜的女將率領。當她一見已經有人先來到這里,頓時臉上殺氣騰騰,雙腳一跳就撲向那十二個孤兒的“親娘”,一連打了她好幾個耳光。
“老娘才是真正守寡的人吶!”她厲聲大叫:“你有漢子,整天吃魚吃肉,卻把全屋的小鬼們都弄這兒來騙人,你這個騷貨! ……”
主席又吃驚又害怕地呆望著這出全武行的開打。挨了耳光的婦人,在她的對手身上打斷了主席的一把傘。這群小鬼們也互相揪斗著廝打起來,幾下子便將書櫥上的玻璃打得粉碎。
主席在盛怒之下,也掄起雙拳投入了這場混戰。多虧俱樂部的看門人及時到來攆跑了那位“親娘”; 小賣部的人員也聞訊趕到,轟走了那個刁婦,小鬼們也一個個溜之大吉。最后總算是安靜了下來,這時才聽到主席有氣無力的聲音:
“快給我拿點白蘭地來……”
將近六點鐘的時候,二十杯酒已經進入主席的肚里。他將桌布抓扯過來胡亂蓋在身上,在安樂椅上呼呼入睡了??墒?,申請書卻撒了一地。
當俱樂部委員們到齊了之后,主席正在隔壁的房間里的長沙發上悶睡呢。于是,他們大家便預感到一定是出了什么岔子。
這天晚上,這幫善人們的酒喝得很有節制,總共才喝了十五克朗的酒??鄢o書櫥重新配上玻璃之后,慈善基金的現款,就凈剩八十克朗了。因此,救濟金的數目也只好相應削減,其結果是二十克朗的救濟金的名單,一下就變為四人。
次日,改由出納員來收申請書。這個人更不是塊好餅。當有一個申請人伸出一雙手摟住他膝蓋的時候,他即氣勢洶洶地大發雷霆:
“滾開! 給我滾開! 這成何體統!”
接著,又來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寡婦。
“少啰嗦!” 出納員大聲嚷道:“交上申請書一切手續就算完了。懂嗎?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子。走開!”
不久,委員們又重聚一室,又鄭重其事地開始討論起俱樂部的崇高宗旨來。主席要求賠償他那把被弄斷的傘。總而言之,他希望得到二十克朗的損失費: 一是賠傘,二是賠償他昨晚值班時的精神損失。大家都說他是個酒鬼,企圖把俱樂部整垮。
出納員大聲說,如果主席能領取這二十克朗的話,那么所有值過班的委員們也都要照顧一份。另外,他要求報銷他今天值班時,吃掉的一盤烤牛排和三瓶啤酒,共花去二克朗。
他們爭論得十分激烈。最后大家意見逐漸趨于一致: 如果讓這二十克朗落入不義者之手,倒不如將它們救濟給兩名淑儀賢惠的寡婦更好些。
酒會散了之后,慈善基金又消耗了一大筆。
圣誕節的前夜即將降臨了,而俱樂部的錢柜里,僅僅就只剩下六十八格聶耳了; 桌子上卻堆滿了窮苦寡婦們交上來的三百二十二份申請書。
“諸位!”主席宣布說:“今年由于種種原因和突如其來的情況,圣誕節的救濟金就不能照發了。 現在, 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樣處理這筆剩余下的六十八格聶耳現款。本人建議將它移到來年的慈善基金中去。好嗎?!”
(閻樹聲 譯)
選自《百花園》1982年第3期
【賞析】 當丑的、惡的事物以美的、善的外表和形式表現出現來時,就釀成了“否定性滑稽”。本文所描寫的一伙“真善人”便屬否定性滑稽人物之列。
正是這一窩子人,打著“行善”的旗號,不擇手段地侵吞救濟金,大吃大喝,中飽私囊,而將“窮苦寡婦們交上來的三百二十二份申請書” 視為一堆廢紙。
正是這一窩子人,表面上正人君子、道貌岸然,骨子里頭卻是一肚子壞水,或津津樂道于“在圣誕樹上吊的窮寡婦的秘史”或“鄭重其事地開始討論起俱樂部的崇高宗旨來”。
魯迅說過:“有些人恰如開屏的孔雀,從正面看五彩斑斕,光華奪目,從背面看卻是恬不知恥地露出來的骯臟的屁眼?!?“真善人”們的行狀便是如此。
這類人物形象,也有其審美價值。只不過,它是憑借藝術家對它的批判來實現的。一般說來,人們對否定性滑稽的美學意義不容易領悟。為什么用否定的方法同樣可以達到肯定美、肯定崇高的目的呢?關鍵就在于一個“笑”字。果戈理說過:“在我的劇本中,……有一個正直高尚的人,他始終在劇中活動著,這個人物就是笑?!笔堑?,這篇小說不時引得我們發笑。這種“笑”,不僅能激發我們追求正義和崇高理想的熱情,而且,“還有為著被貶抑的人類尊嚴的復仇”(別林斯基語)。且看,當我們讀到委員們“機智”地解決了一個“難題”,決定“用剩余的這筆款買酒喝”的時候;當我們讀到主席“幾乎要從自己衣袋里掏出幾個小錢來賞賜”十二個小孩的時候;當我們讀到“主席在盛怒之下,也掄起雙拳投入這場混戰” 的時候,我們能不發出鄙夷的冷笑和憤怒的大笑么? 這是一種“痛”而后“快”的審美感受。這種快感,以及由此而進發出來的塊壘之氣,透露出對飽經苦難的孤兒寡母們的同情,顯示著對惡徒的仇視和蔑視。喜劇的“笑”,使人類的敵人和蠹蟲感到恐懼。它是呼嘯著的復仇者的響箭,它是為正義和良知“助戰” 的同仇敵愾的鼙鼓。這篇小說,能在這方面著意經營,故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從結構上看,作者巧妙地將一百二十克朗現款的消耗作為貫穿全篇的線索,使幾個大同而小異的“小場面”自然渾成地融合為一個整體。這個行善俱樂部的全體成員,前前后后開了好幾次“莊重”的會議,每開一次,那筆少得可憐的救濟金就迅速地損耗一次。小說不厭其煩地為這些會議開列了詳詳細細的帳目單,用意很明白: 正是這些狼狽為奸、沆瀣一氣的“兩足耗子”們,在上演一幕又一幕內容相同的人間丑劇。一般說來,小說所展示的一幅幅生活畫面是切忌重復的;但如果有一條富于凝聚力的線索將那些貌似重復的畫面串聯起來,在比較中揭示其細微的差別,顯示其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文章還是頗有讀頭的。本文過細地敘寫了 “一百二十克朗現款”如何耗變為“六十八格聶耳” 的全過程,生動地告訴人們:“耗子”們早就預謀在胸,不管客觀情勢如何,他們總是有辦法、有理由將那筆救濟金瓜分干凈的。這不但有藝術結構上的意義,而且有助于作品主題思想的深化。本來嘛,藝術結構的經營永遠是作者思想脈絡的具體表現。這篇小說的結穴處,主席鄭重其事地宣布:“……現在,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處理這筆剩下的六十八格聶耳現款。本人建議將它移到來年的慈善基金中去。好嗎?!”謝天謝地,總算沒有再拿去買酒喝 (可能買不到幾杯了); 然而,來年又將如何?作者無須饒舌了,人們一定能意會在心:明年將是又一輪“耗子”的聚餐,而且,肯定還要開一次又一次體現“崇高宗旨”的會議。這篇小說中的“小循環”引發了作品之外的“大循環”,人們對那一社會的認識不是會更深一層嗎?
(高永年)
上一篇:《啞天鵝的故事》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喜事》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