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點撥·人稱轉換記敘法名言大全
技法解說
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人稱應前后一致,不宜混合使用;否則,會因觀察點、立足點的不斷轉移,而使文章頭緒不清。但是,由于敘述或抒情的需要,兩種人稱交替使用也是允許的。而且,人稱轉換得法,往往可突破一種人稱寫法的限制,或更強烈地宣泄作者的情感。下面試舉二例說明。
魯迅的《祝福》是人稱改換處理很好的典范作品。小說的開頭部分是第一人稱的敘述:“我是正在這一夜回到我的故鄉魯鎮的。”結尾處,用的也是第一人稱:“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中間敘述祥林嫂悲慘遭遇的文字,則用第三人稱。作者詳細寫了她兩次來魯鎮的情形。作者進入故事用第一人稱,處處表明身份(用“我”字);退出故事則用第三人稱,客觀地敘述故事。
再看《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電影解說詞片斷:
群山肅立,江河揮淚,遼闊的祖國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敬愛的周總理和我們永別了。中國無產階級失去了偉大的戰士,中國人民失去了敬愛的好總理。
……
淚水模糊了我們的雙眼,靈車隔斷了我們的視線。敬愛的總理啊!我們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哪!
周總理啊,您在天安門前停一步吧!在這里,您和我們一起歡度過多少個勝利的節日,此時此刻,您爽朗的笑聲還回響在我們耳邊,您炯炯的目光還在親切地看著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我們多么想念您,我們多么需要您!
這段解說詞中,有時是在沉痛地述說:“敬愛的周總理和我們永別了。”用的是第三人稱。有時又在直接向總理傾訴:“敬愛的總理啊!我們多么想再多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哪!”“周總理啊,您在天安門前停一步吧!”是用第二人稱。人稱的變換,角度的交錯,使得全篇氣勢奔騰,情感波瀾起伏。
一篇文章交替使用兩種人稱,要注意人稱改換不可過于頻繁,改換時要交代清楚,不要打亂了敘述的線索。為了眉目清楚,可以使用過渡性的句子或段落,起提示的作用。抒情散文中,往往是在感情激動到極點時,才可插進第二人稱“你”(您),轉向所追懷的人物。
例文評析
生活告訴我……
生活,是一位嚴峻的老師,在我度過的短短十六個春秋當中,它告訴我許多許多……有一件事也許不僅僅因為它就發生在前幾天才使我不能忘卻,而是它給了我深深的啟迪。
“丁零零——”一陣清脆的自行車鈴聲由遠而近,“十四號,許征,信!”信!我一聽,氣就不順。唉,誰這么好事,這時候來什么信,豈不是存心和我過不去?人家明天還要參加市里的作文比賽呢,剛想坐下來準備準備。“十四號,信!”郵遞員的嗓門又炸了一下。我氣呼呼地打開房門,走下樓去,抓過郵遞員手里的信封,轉身就上了樓。回到屋里,這才往信封上溜了一眼。原來是小軍這小丫頭從上海伯伯家寄來的信。小軍是我的小妹妹,不過,我好像從來不用“妹妹”來稱呼她,反正家里老老少少都叫她“小軍”。只有大妹阿蘭除外,出出進進總是妹妹長妹妹短的。為了這,媽媽還嘮叨了好幾次,說我也該叫她“妹妹”。我可沒在乎,其實你說,這“妹妹”、“小軍”、“阿蘭”還不都一樣,何必小題大做呢?不過,她倆可得甜甜地叫我一聲“姐姐”!姐姐與妹妹不一樣嘛!有人說,做父母的總是庇護小的,我看這話一點不假。你瞧,有時候,我說了好幾聲:“小軍,快去給姐拿瓶墨水來!”可她總是慢悠悠的,你說,我要不要生氣?但媽媽還說是我的不是。還有一件事,更使我“耿耿于懷”:若是有人問小軍,“兩個姐姐哪個好?”她竟然會不假思索地說:“蘭姐好,真的!”好就好唄,還添什么真啊假的!每當這時候,媽媽就會笑著讓我找找原因。你說,氣人不氣人?今年暑假,小軍去上海伯伯家玩了,阿蘭去參加學校夏令營了。要不,小軍會給我寫信,才怪呢!
我拆開信封,抽出信箋,草草看一下。嘿,真是小孩子,沒辦法!你猜猜,她寫些什么?“請你問問媽媽讓我再住一星期好不好?”(本來就定住半個月。)還讓我回信轉告媽媽的意思。我把信箋往桌上一扔,我才沒那份閑工夫呢,重新拿起桌上的書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
可是,不一會,一陣敲門聲又攪亂了我的思緒。開門一看,嗬,是阿蘭回來了。一進屋,她就眉飛色舞地向我描述夏令營的所見所聞。我不耐煩地打斷了她的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又拿起書看了起來。“咦,妹妹來信了?”突然,她驚喜地發現了桌上小軍的來信。“唔。”我淡淡地說。過了一會兒,她又問:“姐,你回信了嗎?” 我沒好氣地說:“沒空,沒空!”“可……”阿蘭似乎還想說什么,我索性抱著書走了。
等我在里屋看了一會兒書再轉身回屋的時候,只見阿蘭正伏在桌上全神貫注地寫著什么。走近她的身旁,“親愛的軍妹”幾個字首先映入了我的眼簾,寫回信呢。我抿嘴一笑,悄悄地走了出去。
不知什么時候,縣人民廣播電臺的文壇節目已經開始了,驀地,有一句話在我心頭猛撞了一下。“青年朋友,你若要別人尊重你,首先你必須尊重別人……”接著廣播員敘述了一個鄰里之間由反目而成摯友的故事。
我邊聽邊沉思,越聽心里越沉重。
“若要別人尊重你,你必須首先尊重別人。”我默默地重復著這一句話,臉一下火辣辣的。作為大姐,當然希望妹妹們尊重自己,然而我對妹妹們又如何呢?尊重了嗎?平日里,我也常常埋怨周圍的人不尊重自己,可我又尊重他人了嗎?作為一個真正的人,誠然渴望受到人們的尊重,卻常常忽略了尊重別人,而這恰恰是最首要的。蘭妹為什么能得到小妹的尊重,不正是因為她時時處處首先尊重小妹嗎?而我呢?僅僅希望聽到別人叫自己“姐姐”,豈不荒唐?于是,我站了起來,走到桌前,鋪開白紙,擰下鋼筆套:“親愛的小妹……”
幾天后,我收到了小軍妹妹熱情洋溢的回信,我一時流下了滾滾熱淚。
啊,是生活——這位嚴峻的老師,又告訴了我一個人生哲理,它使我逐步走向成熟。
點評:
本文在敘述中,基本采用了第一人稱,但也偶爾插進第二人稱“你”。如“其實你說……”“你瞧……”“你說……”人稱轉換,可使文章增加親切感,仿佛和讀者拉家常,促膝談心。作者從一個稱呼的轉換中感到了生活中的哲理:若要別人尊重你,你必須首先尊重別人。
恰當的人稱變化,使行文有娓娓而敘的動態美,也避免呆板,拉近了讀者和作者的距離。
我的文老師
陳學炯
仲夏的夜空總是那么的燦爛,那么的美麗。每當明月高掛、繁星點點的時候,我總會望著其中那顆最明、最亮的星星,因為她多像文老師那美麗的大眼睛。望著、望著,我的思緒似乎又回到從前,回到了文老師教我讀書的日子里。
那是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是個性情內向,不愛講話的孩子。上課時即使自己能回答的問題,也不敢像其他同學那樣,大大方方地舉手發言。記得有一次,老師叫我回答一個問題,不知是由于緊張還是害怕,我一下子把先前想好的話全忘了。我漲紅了臉,說了幾句連自己也聽不清的話就一屁股坐了下去。從那以后,我對老師的提問,總有一種恐懼感,老師再也不常叫我發言。日復一日,我不再奢望老師的提問。我像一只不被人注意的丑小鴨,低垂著頭上完每一堂課。
下課時,其他同學都在一起開心地玩耍,站在一邊的我,雖然內心是多么渴望和他們一起玩,但我卻沒有勇氣去。久而久之,我變得愈發孤僻,在老師的心目中,我是個不聰明的孩子,在同學們眼里,我是一只不合群的孤雁。8歲的我,已經知道了什么叫自卑。
直到有一天,新調來了位班主任,甜甜的笑臉、柔柔的聲音,特別是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么的親切。文老師的出現,使我孤僻的內心感受到了一絲溫暖。
文老師的第一堂語文課,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問題,然后用她那帶期望而親切的目光看著我們,“陳學炯!”想不到文老師竟叫了我,我不知所措地站了起來,當我抬起頭,看到老師那親切的目光時,我不知從哪里來的勇氣,準確地回答了問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文老師表揚了我,夸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此時的我真是好開心、好快樂。文老師表揚了我,這難道是真的嗎?我真有點懷疑這是不是我的幻覺。但我抬頭看到的,依然是文老師那親切而又美麗的笑容。那堂課,我聽得特別認真。
文老師,你也許不知道,這是我第一次受到表揚。由于你的一次小小的肯定,打開了我孤僻的心靈之門,去面對一個燦爛的、充滿陽光的新世界。
從此,我像變了個人,課堂上有我積極發言的聲音,操場上有我盡情玩耍的身影。在文老師的悉心輔導下,我的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成了班里數一數二的好學生。老師的關懷、同學的幫助,使我從內向孤僻變成了活潑開朗,這一切都要感謝文老師。是她,使一個8歲的孩子走出了自我封閉的泥潭,走向燦爛的明天。
多少年以后,我已成為一名中學生,依然為著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努力著。但我永遠忘不了在我人生道路的起點上,第一個給我以幫助、給我以溫暖的文老師。
啊!文老師,您永遠像一顆明亮的星星,在我記憶的銀河中閃爍。
點評:
恰當的人稱轉換便于抒情或表達內心真實感受,一般講,用第二人稱都是為了突出內心的變化。本文敘述文老師對“我”的鼓舞,使“我”克服自卑,增長勇氣。于是,很自然地表述了對文老師的感激之情:“文老師,你也許不知道……”由第三人稱的稱呼轉而為第二人稱,自然妥帖,情真意切。接著再以第三人稱敘述:“是她,使一個8歲的孩子走出了自我封閉的泥潭,走向燦爛的明天。”人稱變換的切入要符合敘述的規律,即不致打亂敘述的脈絡。本文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文題演練
題目(一)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你對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請以“家庭教育”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
寫作要求:
①自擬題目,自選角度。
②所寫內容必須在規定的話題之內。
③字數不少于600字。
寫作提示:
話題是個偏正短語。“教育”是中心語,如僅寫家庭之愛、親情,顯然不符合題意。“家庭”是修飾語,這里的“家庭”是與“學校”、“社會”相對的狹義的概念,如果寫成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也顯然偏離題意。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家庭教育”不限于父輩的教育,還可以是祖父輩的教育,也可以是比自己年齡大的兄長或姐姐的教育等。不能打擦邊球,或寫家庭之“愛”及親情而不涉“教育”,或泛論“教育”而遠離“家庭”,或忽視引導語,寫的是外國教育。
題目(二)以“忙”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寫作要求:
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②字數不少于600字。
③所寫內容必須在規定話題范圍內。
寫作提示:
可寫為社會而忙,為國家而忙,為單位集體而忙;也可寫為自己而忙,為親人而忙,為某個朋友而忙……
佳作展示
悠悠師魂
江蘇考生
那是秋夜的第一場雨。淅淅瀝瀝,如泣如訴,啪嗒啪嗒地落在門前小樹的葉子上……
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冷澀的思緒剪開了小雨編織的故事。一半隨夢而去,一半隨您而歸,又與您相聚依依……
記得嗎,吳芝仁老師?在一個雨后的黃昏,我從遠處的鄉村走來,校門口第一個為我接下行李的就是您。您兩鬢如霜,卻和藹可親;一身樸素,兩眼卻炯炯有神。您那沉穩的目光似乎在暗示著我:來到這里,也就來到了家里,來到了一個可愛的世界里。
后來,我偷偷地溜進您的書房。哇!那滿架的書,燙金的字,惹得我眼花繚亂,簡直是書的長城,知識的殿堂!我隨手揀了一本最厚的。您會心地笑了,親自遞給我一本,和藹地說:“傻孩子,那是《史記》,你還啃不動。這本才適合你的口味,不僅能開啟智慧,培養品德,更能引你走進夢中的殿堂。”猶如馬良喜獲神筆,我輕輕地撫摩著,“居里夫人傳”五個金字熠熠閃光。
從此,我讀著寧靜,擁著清風,聞著馨香,沉浸在迷人的世界里。在您諄諄的教導中,我領略到了北島的狂放、舒婷的細膩、三毛的浪漫;欣賞到了瓊瑤的純情、魯迅的冷峻、冰心的清新、馬克·吐溫的幽默、丘吉爾的強健……于是,我又知道了航天飛機的遨游宇宙,大西紅柿在豐產,巴黎有時裝博覽會,北極有愛斯基摩人,愚人節互開玩笑,情人節互贈巧克力,戴上耳機還可以欣賞到克萊德曼的名曲《秋日的私語》……可是,為了我們能得到這些,您費盡了心機!此時,我才真正地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梯!”
還記得嗎,吳老師?我們在寢室里凍若篩糠,您雪中送炭搬來了火爐,盡管您薪水菲薄,可是班里的貧困生卻能得到您無私的捐助……您所做的一切到底是為了什么?您開懷一笑,淡淡地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不必在意。做人么,就應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何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呢?”耳濡目染,您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生的真諦。
沙沙,沙沙,起風了,微風徐來,像一方透明的白紗巾,輕拂在我的臉上,舒服極了。迎著風深深地呼吸,風兒夾著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翠綠的氣息,這味兒還有點兒甜呢!河面飄過淺淺的暮云,一抹夕陽的血紅從天邊淌下來,淌進深黛的河里,蒸騰起淡淡的水汽。您在講述這美景妙境之時,面部的表情卻引起我一種不良的預感,盯著您那被風撕扯的白發,心兒隨波蕩漾,久久難以平靜,似乎眼前又晃動著窗簾上您那疲倦的身影。
看著河邊的小樹被吹得東倒西歪,卻絲毫沒有屈服的意味。即使是飄落的樹葉,雖在左搖右擺,也始終不甘沉淪。回憶起那幾次考試的挫敗,我有些氣餒了。您卻耐心地講起了“一把辛酸淚”的曹雪芹,“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還留下了史詩般的哲理:曲線之所以比直線美,就因為它是轉折的,能引導眼睛作變幻無窮的追逐,有著流動的韻味。無論是缺還是圓,月亮從來不用直線來勾勒自己的形象。假如人生是一條直線,往事還值得回首嗎?
您的話,使我慚愧不已,又興奮不已。于是我再次樹起了雄心:“初戰告捷,常想征途遙遙,笑在最后;先決雖敗,尤思來日方長,鹿死誰手!”假如那時有人說月亮可以摘下來,我也要試一試了。
終于度過了難忘的高中生活了,面對您的聲聲叮囑,我重重地點點頭:“老師,請珍重!我一定銘記您的教導,將來也做一名像您一樣的老師!”
沿著您引導的道路,我們向前跋涉,踩著夕陽和晚霞,讀著路遙的《人生》,回味著《滴血的殘陽》……突然接到了您的噩耗。
我的內心茫然失措,真正體會了“痛定思痛”的苦楚了。吳老師,您走得太早了,太匆忙了,您還沒有看到我們手持高等學府的錄取通知書呢!我還沒有讀完您借給我的《史記》呢!
您永遠地睡著了。我只有在夢中才能與您相聚依依;您的眼睛仍然那么深邃,面孔仍舊那樣慈祥。
您在微笑著向我招手,向后看還有許多猶如我當年的跋涉者,踩著崎嶇的小徑向上攀登。去做他們的向導?把他們也帶到您所指引的殿堂?……是的,應該接過您手中的航燈,高懸于疊疊的峰巒上,照徹正在山徑中徘徊者的前方……為他們也搭建一座穩健的人梯!
多么想抓住您的手再向前走一程,可您還是遠去了。看到門前我們所栽的小樹了嗎?已“亭亭如蓋”矣!
雨,早已停息,黎明的曙光正在升起……
非典型性忙碌
上海考生
(一)
小李頭腦精明,遇啥事都喜歡撥撥心頭的金算盤,看看能否從中賺點零花錢。可整日如此小打小鬧,小李覺得太沒出息了。這不,他一邊看著新聞,一邊在沙發上又打起了金算盤。
又是非典!正冥思苦想不得出路的小李被新聞吵得惱火,騰地一下子起來關了電視。可坐回沙發后,長期精打細算養成的第六感覺又讓小李坐臥不安,總覺得沒抓住什么。
這時,女友小鳳拿著一袋板藍根開門進來了。
“小李,最近非典傳播情況嚴重,醫院來了好多病人,確診是非典的就有兩個,我決定最近呆在醫院。這是醫院發的板藍根,記住要按時喝。出門要戴上口罩,可記住了!”
小李盯著板藍根,一句也沒搭理小鳳。小鳳氣得馬上回醫院去了。
(二)
小李不愧為一個精明人,一包板藍根就讓他大受啟發。第二天,他就忙開了。
他先是調查了一下非典傳播最嚴重的幾個地方,列出了四大“財區”:北京、內蒙古、山西、廣東。繼而買進一大批白醋、板藍根,急飛至內蒙古。要說內蒙人就是豪爽,小李沒過幾天就發了一筆橫財。想到北京消費水平之高,小李更是偷著樂。卻不想,天子腳下,百姓人人覺悟很高,小李卻落得個鎩羽而歸。咬咬牙,小李決定殺向廣州,再賭一把。由于他頭腦活絡,專挑小鄉村出手板藍根等藥物,居然讓那些村民心甘情愿地掏錢給他,甚至于瘋狂地搶購。
一連幾天,小李馬不停蹄地奔波于四大“財區”。好幾次,小鳳給他打電話都沒時間接。小李說:“全國鬧非典,忙啊!”
(三)
醫院已連續幾天收到非典疑似病人了。
小鳳也已好幾天沒好好地休息了。那雙原本水靈靈的眼睛熬得通紅,似乎還夾雜著幾縷血絲,眼圈黑糊糊的。頭發也略顯凌亂,大概好幾天沒仔細打理了吧。
“小鳳,快!又有病人送進來了!”
話音未落,剛瞇上眼、靠著椅背想休息一下的小鳳便像彈簧般跳了起來,向醫務室沖去。這一幕已不知上演多少遍了,小鳳對此也習慣了。
現在讓她最感不安的是:打給小李的電話總沒人接。其實她只想跟小李說一句:“對不起!非典鬧得厲害,最近不能陪你,忙啊!”
他為我擺渡
湖南考生
我想他應該是出生在一個缺少浪漫的灰色年代,一個黯淡而不見生動的枯槁歲月,一點搖曳都可以帶來許多驚喜與閃光。
大概與那個時代精神風貌及他的自身閱歷有關,他很穩重內斂。他不喜歡我的囂張我的任性,要求我做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到未雨綢繆。可是他不知道這樣我很累,結果及過程都預測好了,安穩得讓我覺得一切都很程序化。
他對我期望很高,給了我一雙沉重的翅膀,讓我像一只孤獨的大雁,疲憊地飛翔。我很努力地學習,可是總達不到他想要的成績,我為他放棄了我本該擁有的激情與活力。
他從來不表揚我,即使我拿了稿費獲得榮譽證書。有一次我看到席慕容的一句話:“青春的無瑕與無邪,就在于它的一去而不復返,可遇而不可求。”我意識到我已經背離了青春的道路,背離了我的夢想。
他是教師,總喜歡說一大堆的話來教訓我。他告訴我不懂一件事就不要說它沒有道理,告訴我無論受多大的委屈都得退一步海闊天空。我沒有說我不喜歡這種處世基調,就因為他是我那很辛苦很敬業的父親,他的話我不想違背。
我記起那些童年往事。他讓我騎在他的肩上帶我去看馬戲,買很多小字本讓我一筆一畫地練字,灰蒙蒙的雨天帶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爬山。他認為這樣可以讓我高興,讓我擁有一個可以回憶的童年。可是他從來就不知道我不喜歡看馬戲,不喜歡練字爬山,我更喜歡和小朋友一起自由地嬉戲玩耍。
我很想鼓起勇氣對他說,沒有他的束縛,我依然可以不改變初衷,沒有他的導航,我依然可以不埋葬向往……
可是有一天我翻了他的抽屜,里面放滿了我的大大小小的照片。我佇立了很久,突然明白我就是他的希望他的夢想,就像去看海是我的夢想一樣,我們都在努力去實踐,只是我們都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替對方想想。
以前,我總覺得,我們之間有條河,我在這邊,他在對岸。
現在,我才知道,對岸的不是他,他是為我擺渡的那個人。只是我衷心地希望,有一天,他能夠遞一支槳給我,我們一起來掌握方向。
上一篇:《家庭交響·手足之情》記事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點撥·布白記敘法》記事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