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歌
春花殘,雀聲碎,蕭蕭冷雨落地悲;芳草心,恨風隨,最不忍是離別淚。 ————題記
多情自古傷離別。為何要悲情于離別?因為那是我們難以忘記的美好,難再相遇的知己,難再舉行的盛宴。魯迅先生說:“真正的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們看。”這便是離別之悲最觸動人心的地方。
在那煙雨朦朧的城邊,王昌齡“勸君更盡一杯酒”因為“西出陽關無故人”;王勃在滕王閣參加宴會之初便道:“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徐志摩再別康橋之時,也要“揮一揮衣袖,作別西天的云彩”。讀了這么多詩句,品了這么多離愁,最讓我心動的,莫過于項羽“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無奈、悲壯。
西楚霸王項羽,一生南征北戰,可最終被陷害,兵敗劉邦,二人不得不自刎于江邊,劉邦在江邊作詩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詞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項王歌,虞姬舞,那是最后一舞,劍影繚亂,斬王無限憂傷,樂曲情殤,與王互訴心腸。
霸王別姬為后人哀嘆,虞姬在訣別時說;“項王,我要先走一步里,我怕還沒有看夠大王,我真不甘心,就這樣離開。”虞姬訣別的是愛情,而項王不同。項王訣別的不僅是虞姬,更是項王與忠臣的訣別,與河山的訣別,與過去的訣別。昔日的美好,在這一刻都付之一炬,兩人更是萬念俱灰,所唱的離歌怎能教人不悲?過去的素衣白紗,已是如今桃花落盡天涯;過去的西風踏馬,已成今日浮煙散盡繁華;過去萬里河山,如今已是江邊失盡兵馬;過去一笑傾盡天下,如今已是烽火亂盡浮華……
后人多哀霸王別姬的故事,但在我看來,虞姬在那一刻亦是幸福的。我很喜歡北島的一句話:“你沒有如期歸來,這才是離別真正的意義。”可以虞姬不一樣,在她自刎于劍下,她從霸王的眼中看到的是生死相許的來世,她期望與他的再次相遇,期望著重逢時的美好。“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一生和你相依”虞姬做到了,她陪項王走到了最后。說的是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可虞姬和項王就是一輩子。甚至是生生世世,不曾分離……
“人生聚散,本是常事,無論怎樣,我們總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我經常會想,撒手人寰那天,會有多可怕,怕的不是肉體的疼痛,怕的是別離。是在世的人對你的思念,是親人臉上的淚痕,是在紅塵間難以割舍念念不忘的感情。可是為何虞姬不怕呢?
“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這不正是虞姬嗎?本可以逃走,烏騅馬的悲鳴喚起了美人的回憶,可就是那一轉身,便決心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劍斷人腸,血染劍刃,嫣然一笑,無怨無悔。我總對他們的愛情抱有幻想,我想,他們都不會喝孟婆湯,然后,來世不相忘。他不做王,她不是妃,兩人可以平平淡淡,把酒話桑麻。
每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不要等到過了很久,退無可退的時候,才發現我們當初親口告別的人,在后來的日子里,再也遇不到了。
“所有的離別都是一個傷感的句子,只是人們都希望離別不是句號,而是破折號,指向一個帶著笑容的溫暖明天”
至今也無法忘記,虞姬那最后一舞,“解君悶憂舞婆裟,嬴秦無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寬心飲酒寶帳坐”只見她朔白的衣袂飄蕩在風中,她懂霸王,大義凌然,橫劍彎指,纖手婉轉,秀眉緊蹙,雪頸,殘紅。
上一篇:李秋思《離歌》寫人高中作文
下一篇:吳京豪《離歌》抒情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