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偉人名士、專家學者,他們成功的奧秘之一都是勤奮。
不是嗎?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上中學時,他考試不及格,老師要讓他留級,同學們笑他,他不悲觀失望。從此發奮學習,最后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出國留學時又刻苦鉆研,為中國爭了氣,成了著名的生物學家。張廣厚小學畢業升初中時,因數學不及格而名落孫山??伤粴怵H,勤奮學習,終于成為一代著名的數學家,摘下了“張楊定理”的桂冠。還有沒上過學的張海迪姐姐,身殘志堅,勤學苦練,克服了健康人也難以克服的困難,硬是攻克了幾門外語。還有我們周圍的同學,他們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無不是勤奮的結果。
古往今來,許多譽滿全球的偉人,他們的每一項發明創造,無一不是滴滴汗水,步步腳印,靠著自己的勤奮鉆研而得來的。
魯迅之淵博,正是他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汲取知識的甘源。
《本草綱目》的寫成,正是李時珍27個年頭的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訪采四方”,“搜羅百代”的成果。
古典物理學家的集大成者——牛頓,近代物理學的開創者——愛因斯坦,化學界的大師諾貝爾、門捷列夫,放射性元素的發現者居里夫人……之所以有這樣偉大的成就,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他們都是勤奮學習,不恥下問,大膽實踐,勇于向失敗挑戰,而最后他們成功了,勝利了。
無數事實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 成功來自勤奮,成功在于勤奮。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賜,而是勤奮的結果。只有握住勤奮的鑰匙,才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因此,每一個有志于造福人類的人,都必須勤奮學習,勇于登攀。
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以此共勉,用勤奮去攀登智慧的峰巔,用知識的金磚敲開成功的大門吧! 把自己火紅的青春,獻給光輝燦爛的明天!
(賈曉鳳)
【評點】
本文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作者用大量的事實來論證這個論點。這是例證法的具體例子。
作者擺事實,較為有序。從時間來說,大體是由近及遠,由今及古;從地域來看,也是由近及遠,由中及外。用中外古今成功者的事例,論證了成功來自勤奮的道理。
但是,有給人羅列事實的感覺,缺乏典型事例的具體分析,因此論述還不夠深入。
上一篇:《有錢難買幼時貧》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路要靠我們去開拓》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