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君聽琴是什么意思
【典源】 《韓非子·十過》:“(衛靈公)遂去之晉。晉平公觴之于施夷之臺。酒酣,靈公起曰:‘有新聲,愿請以示。’平公曰:‘善。’…… (晉平公) 反坐而問曰:‘音莫悲于清徵 (zhi) 乎?’師曠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可。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作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聽之,聽之將恐有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聽之。’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而有玄云從西北方起; 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于廊室之間。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
【今譯】 春秋時衛靈公到晉國去,晉平公在施夷之臺設宴歡迎。酒酣之時,靈公起身說:“聽說有新樂,請演奏。”平公說:“好。”于是平公先讓師涓演奏清商之曲,又使師曠彈奏清徵之音。平公又問:“沒有比清徵更新的音樂嗎?”師曠答道:“清徵不如清角。”平公說:“可以聽聽嗎?”師曠說:“不可以聽。從前黃帝與鬼神在泰山之巔聚會,作下《清角》樂曲。您今德薄,不能聽它,聽了恐將招禍。”然而平公堅持要聽,師曠不得已而彈奏。一彈,則黑云從西北方涌來; 再彈,頓時風雨交加,撕碎簾帷,掀翻食具,吹落屋瓦。賓客四散逃走,平公伏在屋子里怕得發抖。以后晉國連續三年大旱,赤地千里,平公也身患重病。
【釋義】 后以此典表現音樂泣鬼神、驚天地; 也用以指君主不理政事,逸樂誤國。
【典形】 飛瓦彈清角、晉君聽琴、清角。
【示例】
〔飛瓦彈清角〕 宋·蘇軾《次韻劉景文贈傅羲秀才》:“未能飛瓦彈清角,肯便投泥戲潑寒。”
〔晉君聽琴〕 唐·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折楊黃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
〔清角〕 魏·曹丕《善哉行》:“清角豈不妙,德薄所不任。”
上一篇:春服舞雩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曳尾涂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