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階蓂莢是什么意思
【典源】 《竹書紀年》卷上:“ (堯時) 又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藝文類聚》卷十一引晉·皇甫謐《帝王世紀》 曰:“ (堯時) 又有草夾階而生,隨月生死,王者以是占日月之數。惟盛德之君,應和而生,故堯有之。名曰蓂莢。”
【今譯】 傳說唐堯的庭階前生有一種瑞草,它每月初一生一莢,以后每日生一莢,至月半生十五莢,十六日后又每日落一莢,至月末而落盡,如逢小建(二十九天) 則有一莢干枯不落。名為蓂莢,又名歷莢。用它可計算日子。這種瑞草只有圣主當世時才生出,故堯時有之。
【釋義】后以此典借指時光,日期。
【典形】 階蓂、蓂歷、蓂莢、蓂葉、砌蓂、瑞莢、唐蓂、仙蓂、堯歷、玉蓂七葉、月蓂。
【示例】
〔階蓂〕 唐·李益《白虎通義·封禪》:“故人為柱史,為我數階蓂。”
〔蓂歷〕 清·唐孫華《戊寅除夕》:“蓂歷序新繙好日,桃符色退似陳人。”
〔蓂莢〕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 “衰榮困蓂莢,盈缺兒蝦蟆。”
〔蓂葉〕唐·李嶠《神龍歷序》:“候耕耘之節,非藉杏花; 亶昏夕之期,詎須蓂葉。”
〔砌蓂〕 唐·宋之間《上陽宮侍宴應制》:“砌蓂霜月盡,庭樹雪云深。”
〔瑞莢〕 宋·范成大《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已饒瑞莢明朝滿,先借清蟾一夜圓。”
〔唐蓂〕 南朝陳·張正見《關山月》:“唐蓂遙合影,秦桂遠分花。”
〔仙蓂〕 唐·蘇颋《人日燕大明宮》:“七葉仙蓂承月吐,千株御柳拂煙開。”
〔堯歷〕 唐·白居易《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之二:“蓂晚余堯歷,龜新啟夏圖。”
〔玉蓂七葉〕 明·陳子龍《人日立春》:“玉蓂七葉春回日,彩燕雙飛勝里人。”
〔月蓂〕 清·唐孫華《壽王戒庵先生九十》:“抱德飲天和,榮枯任月蓂 。”
上一篇:射虎中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尺布斗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