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舞干戚是什么意思
【典源】 《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淮南子·齊俗訓》:“當舜之時,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執干戚而舞之。”
【今譯】 古代虞舜時,南方的有苗氏不服其管轄,禹請求率兵征伐,舜不許,說:“在上的德行不厚而靠武力去征服,不是治國之道。”于是大力實行教化,自己拿著盾和斧舞蹈,有苗氏聞知乃服。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以德化仁義服人。
【典形】 干戚之舞、舜舞干羽、舞干戚、舞戚、舞朱干、朱干獨舞、干羽懷遠,舞階干羽。
【示例】
〔干戚之舞〕 唐·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詩序》:“動干戚之舞,興斧鉞之誅,乃貢九牧之金,始頒五瑞之玉。”
〔舜舞干羽〕 元·揭傒斯《靖州廣德書院記》:“故三苗負固,舜舞干羽而來格。”
〔舞干戚〕 唐·李白《古風》 之三十四:“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舞戚〕 唐·駱賓王《兵部奏姚州破賊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兇水無九嬰之疹; 瑤階舞戚,洞庭有三苗之墟。”
〔舞朱干〕 宋·梅堯臣《依韻和王平甫》:“后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
〔朱干獨舞〕 北周·庾信《舜舞干戚贊》:“先齊七政,更服三危。朱干獨舞,玉戚空麾。”
上一篇:舜歌南風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蘇仙橘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