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家之狗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類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腰) 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 然哉!’”《孔子家語·困誓》亦載,文大略同。
【今譯】 孔子來到鄭國,與弟子們失散,孔子一個人站在城東門。有個鄭國人對弟子子貢說:“東門有個人,他額頭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但自腰以下比禹差三寸,那種憔悴頹喪的樣子如同沒有了家的狗。”子貢將這些話如實告訴孔子。孔子不禁笑了,說:“形象,在其次。而說我像喪家之狗,確實如此! 確實如此!”
【釋義】 后以此典指處境困窘,無處投奔的人。
【典形】 喪狗、喪狗容、喪家狗、喪家之狗。
【示例】
〔喪狗〕 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惘惘可憐真喪狗,時時相觸是虛舟。”
〔喪狗容〕 清·錢謙益《句曲逆旅戲為相士題扇》:“誰知夭矯猶龍貌,但指摧頹喪狗容。”
〔喪家狗〕 唐·杜甫《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昔如縱壑魚,今如喪家狗。”
〔喪家之狗〕 唐·王維《大唐故臨汝郡太守韋公神道碑銘》:“君子為投檻之猿,小臣若喪家之狗。”
上一篇:東風射馬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中山酒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