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封書是什么意思
【典源】 唐·顏師古 《大業拾遺記》:“帝 (隋煬帝楊廣) 昏湎滋深,往往為妖祟所惑。嘗游吳公宅雞臺,恍惚間與陳后主相遇,尚喚帝為殿下。……后主問帝:‘龍舟之游樂乎?始謂殿下致治在堯舜之上,今日復此逸游。大抵人生各圖快樂,曩時何見罪之深邪? 三十六封書,至今使人怏怏不悅。”帝忽寤,叱之,怳然不見。”
【今譯】 隋煬帝楊廣因為沉湎聲色,精神委靡,有些妖祟就乘機來侵惑他。有一次煬帝去吳公宅雞臺游玩,恍惚之間好像遇見了陳后主,后主仍稱他為殿下。兩人觀看了一番歌舞后,后主問煬帝:“你乘龍舟游玩快活嗎?我原先以為你治理國家會比堯舜還要好,誰知你也是這般喜歡游樂。看來人生都是各尋快樂,當時為什么要以此來指責我呢? 那邊關報警的三十六封告急文書,至今想起來還使人怏怏不樂。”煬帝忽然明白過來,叱責一聲,陳后主等便不見了。【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亡國之恨,抒發感慨。
【典形】 逢陳后主、三十六封書、三十六書。
【示例】
〔逢陳后主〕 唐·李商隱《隋宮》:“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后庭花。”
〔三十六封書〕 清·王士禛《吳公臺》:“回頭成一笑,三十六封書。”
〔三十六書〕 宋·范成大《胭脂井》:“三十六書都莫恨,煩將歌舞過揚州。”
上一篇:三人一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三十六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