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澤而漁是什么意思
【典源】《呂氏春秋·義賞》:“昔晉文公將與楚人戰于城濮。召咎 (舅) 犯而問曰:‘楚眾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對曰:‘臣聞繁禮之君不足于文,繁戰之君不足于詐。君亦詐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非長術也。’”
【今譯】 春秋時,晉文公將與楚國在城濮交戰,晉文公召見狐偃 (字子犯),問道:“楚眾我寡,如何行動才能取勝呢?”狐偃回答:“講求禮儀的君王不厭煩禮節,多謀善戰的君王不厭煩詐兵之計。您采用詐兵之計就可以了。”晉文公把此意講給雍季,雍季說:“把水澤淘干去捉魚,怎能得不到魚? 可第二年就沒有魚了; 燒毀樹林去捕野獸,怎能捉不到獸?而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欺詐的戰法,雖然現在可得計一時,以后再也不能使用,因此這不是長久之計。”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只圖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 也比喻殘酷榨取,盡其所有。
【典形】 竭澤心、竭澤漁、虞竭澤。
【示例】
〔竭澤心〕 唐·皮日休《藥魚》:“吾無竭澤心,何用藥魚藥。”
〔竭澤漁〕 宋·蘇軾《和陶擬古》之六:“本欲竭澤漁,奈此明年何。”
上一篇:離婁至明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米家書畫船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