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舉鼎是什么意思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少年時不愛讀書寫字,一心要學抵敵萬人的本領。他與叔父項梁住在吳中(今蘇州)學兵法,當時項羽才二十二、三歲,身材魁梧,體力強壯,能把幾百斤重的鼎舉起來。后項羽起兵反秦,又同劉邦爭霸天下,奮戰八年,最后被劉邦包圍于垓(gai)下,自刎于烏江。自刎前,在營中對著愛妾虞姬(ji)和名馬“騅”(zhui)痛飲高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引用義:力強氣壯。[例]僅能拔山舉鼎,而沒有真才實學,在當今時代是不行的。|小王雖然力氣很大,能拔山舉鼎,但仍不放松訓練,在這次全國性舉重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上一篇:拉庇泰的喜筵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掛六國相印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