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舉止辨才
清朝后期,曾國藩是一個頗有影響的人物,他需要人才,必定召見面試,談話之后,才決定是否錄用。
相傳有一次,曾國藩約了三個人在會客室等候召見,過了正午很久,尚未被召。一人靜坐沉思,一人來回踱步,一個人臉露怒容十分不耐煩。
到了傍晚,曾國藩派人告訴他們,叫他們回家等候被用,不必見面了。這人不知何故,問曾國藩,曾國藩說:“此三人在屋內時,我已觀察過了,那個沉思的人,心情不暢,活得不久,但個性為人卻很穩重;來回踱步的,器量膽識不凡,剛強沉著,實在是不可多得之才;那個不耐煩的,英勇果敢,一定可敗敵,然而有點心急,成功之后可能會殉國,這三人都是軍中所需要的人才?!?/p>
后來,經過事實證明,沉思的人是王某,年余病發,功勞不顯揚。踱步的是彰玉麟,應軍功建水師,官至兵部尚書,人民都誠服他,不耐煩的是江忠源,勇敢好戰,常常建立軍功打勝仗,進官至安徽巡撫,立即在廬州三河鎮力戰殉國。于是大家都佩服曾國藩有眼力,確實不同凡響。
上一篇:《農夫與僵蛇》的故事,《農夫與僵蛇》的啟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下一篇:《刻舟求劍》的故事,《刻舟求劍》的啟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