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的解釋|原的意思|“原”字的基本解釋
“原”字金文像泉水從山巖下的泉眼中涓涓流出的樣子,是源流的“源”的本字,本義指水源。《說文解字》說:“原,水泉本也。”本就是根本,水泉之本即水的根源或源頭。
“原”由水源這個具體的意思,引申出根本、基本等等許多比較抽象和寬泛的意思,分別指最初的、起初的、基本的和未經加工的等義,如原始記錄、原始資料;也指最古老的、未開發的,如原始社會、原始森林等等。“原因”是指造成某種結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發生的因素和條件,和它相同意義的詞還有原故、原由等等。“原則”是指最基本的立場或準則,又指人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而“原理”則是指那些帶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或者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
“原”字還可以用作動詞,是推究根源的意思,引申為解釋、探究等義。“原本”是指追溯事物的由來,如原本窮末。“原始要終”是指探究事物發展的起源和歸宿,如《易經·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意思是說:《易經》這本書,是以探究事物發展的起源和歸宿為目的。
在古代散文中,有一種以“原”字為題的文體,屬于論說文的一種。它的特點是對某一事物推究其本原,加以闡發和論述。這種文體創自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五原”。“五原”是指韓愈所寫的五篇以“原”字為題的文章。這五篇文章是《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五原”的主旨是闡述和發揮儒家的基本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原道》。而用《原道》作篇名,在形式上是仿效《淮南子》中的《原道訓》和《文心雕龍》的《原道篇》。這里的“原”,是推究、探究本原的意思;“原道”,就是探求道的本原。后人沿用這種做法,使之成為一種文章的體裁。這種體裁的文章,比較有名的還有宋代王安石的《原過》、清代戴震的《原善》等。
“原”字用作動詞,還有寬恕、諒解的意思,如原宥(yǒu)、原諒等。
在“原”字的常用義中,有一個和“原”字本來毫無關系的用義,如原野。這里的“原”,是指一種寬廣平坦的地貌,即平原。《爾雅·釋地》中說:“廣平曰原。”意思是說:寬闊平坦的地貌稱為原。“草原”是指生長水草的平原,如內蒙古草原。“高原”是指海拔較高的平原,如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等。“原田”是指平原上的田地,“原隰”是指平原和洼地。此外,古書中還有一種動物名稱,叫做“原禽”。原禽是雉即野雞的別名。野雞為什么又叫原禽呢?這是因為野雞這種飛禽不喜歡生活在低凹的濕地,而喜歡生活在相對干燥的平原,故稱為原禽。
“原”還是姓氏名稱。古代的原氏出自姬姓,是以封地名作為姓氏名稱的。相傳周文王的第十六個兒子被封于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沁水一帶,為原伯。后來,原國向東遷移到今天的河南省濟源西北一帶。春秋時,原國被晉國所滅,原伯的后裔原軫,是晉國的名將,自先軫以后,子孫以封地為氏,即為原氏。
“原”還通愿意的“愿”字,是誠實、誠信的意思,讀yuàn。如《論語·陽貨》篇中有:“鄉原,德之賊也。”鄉原,即鄉里所謂的原人,指老好人、偽君子等。而原人,是指誠實守信的人。
上一篇:卜的解釋|卜的意思|“卜”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發的解釋|發的意思|“發”字的基本解釋